《挖掘歷史文化,彰顯時代內涵》
夾皮溝土匪文化1:
? 歷史上以狩獵為主,1897年8月,沙俄與滿清政府簽定協議,在中國東北修建中東鐵路,夾皮溝開始了第一次原始森林開采,沙俄在夾皮溝一根線修建了小火車道,夾皮溝這片大森林,掀開了為中東鐵路提供枕木的歷史。1904年日俄戰爭暴發,其主戰場在東北,無能的滿清政府保持中立,日本將沙俄趕出了東北,中東鐵路經協商歸日本管轄更名南滿鐵路。從此夾皮溝又進入了日寇的盜伐掠奪時代。由于日俄戰爭,造成東北處于無政府狀態,各地民團各自為政,白山黑水匪患重生,以張作霖,許大馬棒,座山雕等人圈山劃地,各占山頭,成為東北最大的土匪綹子。牡丹江地區以座山雕勢力最大,他就盤聚在夾皮溝以東,威虎廳上。夾皮溝因此遠近聞名。后為軍閥的張作霖曾圍剿過座山雕,可座山雕依仗威虎廳,九群二十七地堡,給張作霖部隊以重創,當他打進威虎廳,座山雕早己逃的無影無蹤。一場仗打下來土匪沒剿滅,座山雕卻收獲了不少武器彈藥。使其更是兵強馬壯,成為遠近聞名無人敢碰的土匪綹子。
?夾皮溝作為進入威虎廳的必經之地,住著座山雕無數的眼線,對于威虎廳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性,黑話講“野雞悶頭鉆,怎能進天王山”,沒有夾皮溝人的引柬,外人休想靠近威虎廳。威虎廳自古就有,“九溝通達獨一處,天下威武第一山”的美名。在加上九群二十七地堡的巧妙布局,使座山雕如虎添一翼橫行于牡丹江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民間曾傳說,威虎廳不僅有八大金剛,槍法如神,還有百姓痛恨的花寨,多少良家婦女被搶上山逼良為娼成為女土匪。也有的婦女被土匪掠走賣到妓院。十里八鄉一提起座山雕,大伙恨的牙根痛。此人陰險狡猾,很少有笑模樣,你若聽他大笑三聲,你就倒霉了。這是老匪的習慣,大笑三聲就要開殺界殺人,所有土匪都懼怕三分。
?座山雕原名叫張樂山,山東昌維縣人,早年父母雙亡隨堂兄,來到東北住在海林新民六隊,沙俄修建中東鐵路時,他與堂兄就是給沙俄在夾皮溝一代放樹的伐木工,熟悉夾皮溝威虎廳一代的地形山場走向。十五六歲的他聰明有心計,上山走一趟便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從不轉向,老伐木工都稱其活地圖,爬樹技能非常歷害,能從一棵樹飛躍到另一棵樹上,身輕如燕。(此項技能在他土匪生涯中,躲過了不少仇人的追殺。)他幼小就跟獵戶學打獵槍法非常準。此人特別善長走山路,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曰俄戰爭暴發,東北各地匪橫生,十五歲的張樂山因為有三絕,一是槍絕,出槍百發百中,二是眼絕,走山路從不迷山,天多黑也能摸清山路。三是腿絕,穿山越坎如履平地,所以跟當地的一群地痞、混混上山當上了土匪,由于對夾皮溝一代地形非常了解,他們便以威虎廳為盤踞地,晝伏夜出打家劫舍。因為此人機靈,陰險狡猾主意多,又身懷絕技,十八歲就被大伙推舉為大當家的,當上了威虎廳的匪首。為擴充地盤,借戰亂收買盜搶了大量的武器彈藥,收編牡丹江各地的小股民團土匪,成為清末最大的一伙盤聚在牡丹江的土匪武裝。夾皮溝威虎廳成了名振東北的土匪綹子。清政府曾派兵剿匪,被他打的大敗而歸。軍閥張作霖號稱東北王,曾多次請他下山入伙,被座山雕拒決,因為他看不上張作霖的為人處事,同樣都是土匪為何你自稱東北王,對張作霖經牡丹江的一些物資,照樣該搶的搶,從不留面子。張作霖認為夾皮溝的座山雕是他后背的一顆毒榴,曾經多次派兵剿匪,可是由于威虎廳地處原始森林,根本沒有路,重形武器無法運進山里,在一次圍剿中,被九群二十七地堡打的暈頭轉向,打進了威虎廳,連個土匪影都沒看到。可見座山雕多么狡猾,從不戀戰,能打則打,打不了則跑,據說威虎廳就是個亂螃蟹窩,山都被土匪掏空了,到處是地道,再加上了威虎廳四通八達。只須幾小時就能東到牡丹江西到海林,南到橫道河子,北到虎峰亞布力。地理位置非常獨特,被稱為“九溝通達獨一處,天下威武第一山”。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