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家長課堂)
很多家長發現,隨著寒假的到來,熱鬧一時的班級微信群忽然寂靜了下來,讓人很不適應。但是,也有些“寒假不放假”的班級微信群......
小寶班的微信群一直比較熱鬧,放寒假也不例外。
在班主任老師的授意安排下,幾個課代表按時提醒大家“及時將作業進度發到微信群中”。
對于沒按進度完成作業項目的學生,老師在微信群中采取“威逼利誘”大棒加蘿卜的方式予以督促,讓人不好意思不高質量地完成作業。
一時間,微信群變成了一個臨時的“小課堂”,不時地有學生往里發照片和學習匯報。
老師對于這種寒假不放假的“微信課堂”形式很是得意,并說出了目的:“好的學習習慣和氛圍就是這樣養成的,大家都在群里發學習信息,個別‘小懶蛋’就坐不住了......,保持好的環境人人受益!”
很明顯,這樣的招數對于小寶十分有效,小寶看了看“寒假作業表”著急地說:“今天是書法作業的最后一天,我今天得把書法書法作業完成!”
寶爸看著熱鬧的班級微信群,對寶媽說:“其實判斷優秀老師的標準很簡單。”
寶媽疑惑地問:“怎么判斷?”
寶爸說:“衡量一個老師是否優秀的標準并不僅僅在學校工作、以及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有一些衡量標準更能體現出老師對于學生的關心,比如,能在寒假期間不讓微信群放假的老師,就是好老師。我建議,校長們可以以此為標準衡量老師的工作,給這些老師‘漲工資’!”
寶媽笑著說:“ 人家老師不讓班級微信群放假可不是為了‘漲工資’,而是責任心的緣故吧。”
寶爸想起期末家長會上班主任老師所說的一句話,她說“我是一個有著職業幸福感的人,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群孩子......”
從“寒假不放假”的微信小課堂中,寶爸真正理解了老師這句話的含義。
寶爸想,如果這樣“寒假不放假”的班級微信群越來越多了,何愁教育質量不能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