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秒思考》的實踐(30)

這是《零秒思考》我的實踐版。

我不知道,但我一直地持續的想,持續的思考一個問題,同樣的是學習,同樣的是同事,從事同樣的工作,可經過幾年為什么,結果卻不同。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也努力,也勤奮,也行動,卻為什么還是得不到上層的認可呢。我想,這里面,一定會,而且一定會有我不知道的原因。還是思考的深度不夠吧。

Topic 1:反思的幾個維度?

1、 我原來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認識的問題所基于的假設是什么?這個前提假設與現在的客觀環境,現在的觀念是否合適?

2、現在的假設還存在嗎?還合理嗎?如何不合理還應該做出什么改變?

3、我現在對于前提假設的認識,足夠全面或全部。認識不足,可以從哪些人或事找到彌補的方法?

4、如果說我重新對于假設的認識有改變,這些改變是基于開放的心態還是迫不得已的改變。改變的理由是什么?充分嗎?基于最本質的理由是什么?能用一個詞或一個概念說明白嗎?

5、我的期望與目標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說清楚嗎,能講明白嗎;

6、經過一些或一系列的反思,能感知自己思考深度上的變化嗎??

Topic 2:自我管理應該做的?

1、問自己當下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讓自己的時間更有價值。

2、其實我們并不是永遠離不開手機,只是我們缺少控制自己的能力。況且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那么多。

3、時間并不能管理,我們能管理的只有自己,我們可以選擇當下做的事情。賦予時間已經生命,而不是給予生命以時間。

4、知道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為事情的重要程度排個序,專注于完成最重要的三兩件事上。

5、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才能獲得時間最好的回報。

Topic 3:對于時間的焦慮感覺如何解決?

1、感覺時間越來少越少,那是因為對當下的自己不滿意,也是對去過的自己深深的失望。

2、時間并不在意你的感覺,時間是不可控,抓不住的。

3、做好一點點的小事,讓自己充實起來。

4、相信微習慣的力量,一點點的改變自己,慢慢的量變導致質變,不要渴望秒變成另外一個人,秒變所處的環境。

Keep going.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