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我開始教我們孔院的漢語中級班學生,在之前的課程中,他們學完了《快樂漢語》第一冊和第二冊的前半部分,部分學生參加過“漢語橋”比賽(你也知道“漢語橋”筆試那些題目知識點覆蓋面有多大,對于他們的水平來說實在是個不小的挑戰)。
根據教學大綱,我應在40個學時內教完《快樂漢語》第二冊的后半部分,在此基礎上我可以有所延伸。在第一節課對他們進行摸底后,我決定每節課教他們一個成語,再從“聽”“說”“讀”“寫”四個部分來訓練他們的漢語。
目前為止教過的成語有:對牛彈琴、坐井觀天、拔(揠)苗助長、雞飛狗跳/雞犬不寧、七上八下、一目十行、傾盆大雨、風和日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百年好合、一路順風/一路平安、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十全十美、五湖四海、未雨綢繆、亡羊補牢、花好月圓、引人注目。
聽力部分:運用《漢語會話301句》的課后練習“聽述”部分,計劃一次課聽一段話,首先回答我的問題,然后填詞或者句子;從口述、寫拼音到后面的寫漢字。
口語部分:1.選取HSKK初級第三部分的話題,按照考試要求(1.5分鐘,至少五句話)來練習。2.每個人選擇一個話題,用中文介紹南非的風俗習慣。
閱讀部分:運用《主席日報》上HSK三級的文章來學習,目前完成的有《老攝影師38年來在天安門拍照近70萬張》《40.9度!上海經歷145年來最熱夏天》《為保護大熊貓,中國將建大熊貓森林公園》《中國將在學校推廣傳統戲曲》《Ofo小黃人自行車走上中國街頭》。
寫(作)部分:之所以把“作”填了個括號,是因為我覺得他們的水平還沒到寫作文的程度,所以現在我借鑒《漢字部首教程》,通過對部首進行歸納來整合他們認識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