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全靠文藝細胞在撐著」
艷夏里琉璃般光潔的初晨,斑駁的陽光在輕輕搖曳,她站在那里,微笑著,就此綻放。盡管流光梭行,她依舊美麗,因為她用短暫詮釋了永恒。
那是一個半心女孩的故事,她叫張滎鑫,出生半年之后她被醫院診斷出,只有一個心房,一個心室,因此稱為半心女孩。初初,還沒有在這個世界駐足觀看美麗風景,便被斷言活不過一歲,但她卻出人意料的活著,仿佛小小的她就懂得與命運搏斗。
她努力上學,樂于助人,為貧困山區學校捐贈文具,為山區老師織圍巾,還寫成了10萬余字的《生命面積》,在書中說到:“生命長度或許已經確定,那我就拓展生命的寬度,從而做大自己生命的面積?!碧谷蝗绱?,堅定那般,又有多少人可以企及,如今許多身體健全的人,從未擔心生命的大限,也恐怕從未考慮過生命的高度,然而從一個女孩身上可以看到其堅強的品質和不屈的性格,足以讓人心生佩服。
泰戈爾曾寫道:“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被蛟S這是對這位女孩生命的詮釋,在一瞬定格成永恒。滎鑫12歲那年病情惡化,在重癥監護病房化蝶而去,按照她的遺愿,捐贈出她的遺體,供科學研究使用,還有她的眼角膜,使4個掙扎在黑暗中的孩子重新迎來生命的太陽,看到了滎鑫姐姐眼中的絢爛世界。那花開爛漫,一片光華,雖短暫,卻能創造奇跡。
有人在短暫的生命里碌碌無為,有人在有限的生命里醉生夢死,有人卻以淡定的姿態,怒放最美的人生。熊頓,本名項瑤,當癌癥向她伸出魔爪,平時彪悍的她不得不面對正視殘酷的現實,但是她并沒有消極悲觀,繼續創作了作品《滾蛋吧,腫瘤君!》,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現實,她認為畫畫能夠給予她力量,沒有走不出的困境,所有似乎輕描淡寫,好像那只是一場小小的感冒,可見她的樂觀與勇敢。這讓許多人得到的鼓舞與感動。淡定如此,盛放無言。從中可以得知人生有很多事不能自己選擇,但是是否就這樣沉淪下去,而不去給人生留下一抹色彩,這是我們值得深思的。
面對打擊,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坦然處之,內心的無助與彷徨時刻尋找機會吞噬你的一切,幸而依米花精神給了我們一些啟發,一些力量,再而繼續前行。
生命如依米花,短暫的盛放,卻留下了燦爛的時刻,寄予著轉瞬即逝的愛與永恒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