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編曾經在欄目的最后說道:“在這里,我們想說的是,空想是一個出口。可以是逃離工作、生活壓力的出口;可以是反叛現實、打破條條框框束縛的出口;也可以是跳脫出情緒、安靜下來的出口。”
其實,我一直對這段話記憶深刻。自從開始保持每天都寫作的狀態以來,我慢慢地會問自己一些問題,例如,寫作帶給了我什么?
有人說,寫作,使人成長。因為在敲打文字的過程中,能夠學會與自己更加深層次的對話,能夠更加透徹冷靜地思考著生活上的細節,讓你把自己和周遭的生活看得更加地清楚。我承認有這一點。
在每天寫五百字的過程,通常習慣性地,把一天或者最近發生過的事情,一遍遍地在腦海中回憶和播放。在這重新回播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審視,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激烈和細節具體,如同你用放大鏡去觀察一片樹葉的紋理,比用肉眼時看到的細微,更加地清晰和透亮。
因此,我不反對“寫作,使人成長”的觀點。
可是,于我來說,常常感覺是,在有話要說的時候,說了出來。有些人,天生就是心里話比較多的人。在小學階段,下課回家的路上,我喜歡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跟身邊的朋友聊天,談八卦。我最喜歡做的事,是低著頭,慢慢地默想著,各種動畫里邊的情節,有些時候,激動起來,會把自己搬入其中。久而久之,添油加醋的天馬行空中,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畫面,一一巨細無遺地展露在了眼前。
那些畫面,那些情節,那些人物,那些色彩,使我非常著迷。在獨自一人的屋子里,或者是自己默默低著頭幻想著的時間里,我悄悄地編寫著自己心里面獨特的故事。
于是,在風卷簾起的十七歲,嘗試寫小說。盡管到了現在,我依舊寫得不好。但是,還是想嘗試一點一滴把一些話語淺淺淡淡地記錄在紙上。也許,到了某一天,當天空褪去了暴風雨般急躁的恐怖,露出輕薄明麗般的天氣時,一篇篇帶著不同情感色彩的文字,會幻化成繽紛飄散的羽毛,游行在深厚文化底蘊的天空下。
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