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永別了,武器,第一次聽成了永別了,吾妻,被毒舌同學嘲笑了一番。其實我覺得,如果翻譯成,“永別了武器,永別了,吾妻”,既表達出文章的兩條線,戰爭與愛情,代表著戰爭的結束,愛人的離去,又符合中文的諧音表達,武器和吾妻(wuqi),剛好類似arm的一語雙關。啊,我怎么這么聰明,哈哈哈
? ? ? ? 海明威真的是迷惘一代的代表,戰爭要結束了,愛人走了,最后亨利走進雨中,一切都是徒勞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好像一切從來不曾發生過,生活繞了一個圈,又回到了原點,這個原點卻不是最初的原點,戰爭改變了一切,又好像一切都未被改變??赐暧X得,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一切都是徒然,心里塞塞的。插科打諢的軍官,上校和牧師,出生入死追隨的兄弟,親密無間,忠實摯愛的妻子,都沒有了,最后只留亨利自己走入雨里。。。戰爭帶來了什么,又帶走了什么,愛情,殘酷,冷漠,分離;愛情,所愛的一切,和生活。
? ? 通篇小說都沒有正面講到戰爭的狀況,戰事如何,只是以亨利之眼去看周圍,以亨利之耳去聽,之嘴去言,之個體去感受,大多是平淡細致的記述和大段大段的對話。但能從字里行間讀到戰時人們慘淡,廖亂的生活,和厭戰的心情。亨利和凱瑟琳因戰爭結識,部隊軍官和部隊醫院里因戰爭失去未婚夫的護士,最初只是一種逗弄,亨利并不愛凱瑟琳。但在亨利受傷去米蘭養傷期間,凱瑟琳作為增援護士又到了亨利所在的醫院,日夜陪伴照顧,給了亨利莫大的欣慰,兩人在戰爭里相愛了。后來經歷亨利回前線,逃亡,回去找凱瑟琳,兩人一起逃到瑞士。在瑞士,他們度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房東夫婦感情甚篤,對他們也很好,亨利不愿提起戰爭,他們在瑞士一個美麗的地方安心地呆在一起,等待孩子的出生,看似再也不會受到戰爭的干擾,仿佛戰爭已經離他們很遠。但時不時亨利讀到的報紙,點到為止的對話,都暴露出,戰爭并沒有結束,但又即將結束。因戰爭擁有的一切光榮,與幸福,也即將結束。
? ? ? 凱瑟琳難產而死,生下的孩子也沒有存活。戰爭呼嘯帶來的,又席卷而走。在瑞士短暫的幸福時光,就像人去世之前的回光返照,隨著凱瑟琳的離開,戛然而止,,,,
? ? 永別了武器,永別了吾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