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讀稻盛和夫的《活法》,深刻領悟這位哲學家與企業家為一身的神人的境界,這種境界我無法描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作者與本書
1.1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52歲創辦KDDI,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2010年拯救日航,1年之內扭虧為盈創造最大利潤。
1.2 作者闡述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義、人生應有的狀態。
1.3 作者給出人生工作公式: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2 作者的邏輯案例
2.1 夢想:京瓷公司在第一次接到IBM公司訂單的時候,IBM的要求苛刻得幾乎令人難以相信。IBM的規格書有一本書那么厚,內容也極盡詳細和嚴格。京瓷把它當成提高技術的機遇,敢于承攬,竭盡全力,最終成功完成。
2.2 原則:經濟發展初期日本很多企業投機房地產。京瓷認為:僅僅轉賣土地所有權,資產價值就不斷飆升,不符合基本原則,因此不為所動,也就躲過了經濟泡沫。
2.3 心智:在精密陶瓷這個基本上未被開拓的領域中,京瓷公司開發了很多新技術、新產品,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稻盛和夫先生告誡自己謙虛、反省、感恩、行善、努力、理性。
2.4 利他:在DDI公司,稻盛和夫先生沒有拿1分錢的股份,所有職工同有一個“工作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國民”的純真志向。因此,得到客戶的廣泛支持,迅速成長。
2.5 生態:30多年前,京瓷公司歷時7年首次合成人造寶石時,曾感覺到宇宙的意志。宇宙存在著造物主神奇之手的生命能源,給任何事物不斷地注入生命.我們人類只不過是從這個偉大的存在那兒借來生命力并加以使用。
3 作者的領悟
3.1 夢想
3.1.1 夢想:內心的愿望和渴望形成了現實中的人生。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時,首先應該想想自己要這要做或那樣做,并愿意付出比其他任何人都強烈、甚至粉身碎骨的熱情,這是最為重要的。
3.1.2 目標:設定一個更高的目標,勤于思考直至目標在腦海中清晰可見,進一步采取行動直至現實和愿望完全吻合為止。
3.1.3 信仰:相信工作現場有神明。解決問題的答案總是在現場,為了得到答案,對待工作要有一股不服輸的高度熱情及濃厚感情。
3.2 原則
3.2.1 簡單:用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指導自己的決策和判斷。越是錯綜復雜的問題,就越要回到原點,根據單純的原理原則進行判斷。
3.2.2 “認真過好每一天”--這看似簡單,其實卻是人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
3.2.3 身體力行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3.3 心智:磨礪心智所需要的“六個精進”
3.3.1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3.3.2 戒驕戒躁
3.3.3 每天自我反省
3.3.4 感謝生命
3.3.5 行善積德
3.3.6 摒棄掉感性所帶來的煩惱
3.4 利他
3.4.1 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不是在滿足自我,而是在滿足了“他人”的時候
3.4.2 從事經營活動,不要以為只要公司賺錢就可以了,應該也為合作方獲取利潤,還應該為消費、投資方、區域性利益作出貢獻。
3.4.3 不應把個人的目標放在追求物質上的富有,精神富有才是”知足“生活方式。
3.5 生態
3.5.1 用20年、30年這么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原因和結果是非常吻合的。
3.5.2 宇宙中充滿這樣的“愛”和“慈悲之心”.遵循這個大的意志,并具有與之協調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是重要的。
3.5.3 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煉靈魂,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人生的目的除此以外別無他求。
4 我的感悟
4.1 人生要有夢想(使命)去引領
4.2 設定比正常高一些的目標結果會更好
4.3 努力工作和努力思考會產生靈感
4.4 基礎知識非常重要,最基礎的理論非常有效
4.5 堅守做人最基本的原則
4.6 做到:感恩、戒驕、積善、理性、反省、努力
4.7 要有利他之心,做對更多人有好處的事,自己多付出點也值得
4.8 做事情要想到宇宙的意志,要有整體思維。
4.9 人生的意義在于修煉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