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后來的我們》這部電影的上映,網絡上對它的口誅筆伐貌似從來都沒有停下來過。我直到4月中旬才在微博上看到了《后來的我們》的宣傳,畢竟我從小就很喜歡那首《后來》,就當是一種情懷吧,在上映前五天,我想都沒想就把電影票買了下來,等著4月28號離我最近的電影院的首映。
? ? 起了個大早去看,一直從頭看到尾,從上火車一直看到了下車說再見的那一幕,旁邊幾個組團來看的女生哭的稀里嘩啦的,而我一貫保持了高冷的面部表情,就這樣到走出電影院。一邊在路上走著,一邊給剛剛說了分手的他打電話,說了一句:“我們結束了,彼此都放下吧!”就這樣,從那以后我基本都沒有和他說過什么話。
? ? “后來 ? ?我總算懂得了如何去愛 ? 可惜你早已遠去 ? 消失在人海……”《后來》那首歌記得最深的歌詞就是這一句,劇中的林見清和方曉小就像這句歌詞一樣。
? ? 曾經的見清認為曉小只喜歡錢,只要有了房子就可以有一個家,然后他們就可以幸福的在一起。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理所應當,順其自然。只不過曉小并不是這樣的一個物質女孩,她在見清落魄時可以養他,在他出意外時可以過年的時候去他家為他圓場……她是真的愛他,甚至在最后看著結婚生子的見清她也依然可以含著眼淚去祝福,堅持著說放開。
? ? 當然見清也是真的愛著曉小,因為曉小的一句話,他要去買房子,他要去奮斗,他可以不顧一切,可以放下一個男人的尊嚴,甚至可以為曉小做一個游戲,在潛意識里讓曉小成為他的一個支撐點。順著影片的展開,我們似乎見證了見清一開始暖男的形象完全崩塌的一個過程。
? ? 其實仔細想一下不難發現這樣的事情,我們生活中的愛情似乎都是那樣的。
? ? 一開始他對你百依百順,一天不說一百句情話似乎都不是他,但是漸漸的由一百句變成了一句“我愛你”,哪怕你想讓他多說一句似乎也是對他的一種刑罰一樣,他會跟你說:“整天說這個,有什么意思。”再然后,他就再也不主動跟你說了,最后,你問他:“你愛我嗎?”他只能說:“對不起!”仿佛,現實中的愛情就是由100到1的一個縮影,而方曉小和林見清的感情只不過是我們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縮影罷了。
? ? 很多看了《后來額我們》的人卻說,這是一種“小三情結”。我倒是不太明白這樣的一句話。從我的主觀角度看的話,那些說出“小三情結”的人應該都是守在你對象身邊看的人吧,聽著枕邊人說起他曾經的枕邊人的事情,可能是你吃醋了,但是既然他都能在你面前說,那有什么可值得擔心的呢?難道你是想讓他一句不和你說,乖乖的去找前任嗎?所以,有小三情結的并不是那些可以說出前任的人,而是那些無故的去幻想自己對象“精神出軌”的人。
? ? 看過《前任三》,很多人說想起了前任的好,就再也不懂得怎么去分手了。《后來的我們》恐怕更是殘忍,不過既然他好,我們就像曉小和見清一樣放下吧。
? ? 畢竟,愛了很久的朋友,只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