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我經常會說作文內容要具體化,不然會顯得空洞化。具體化的描寫會給人一種畫面感,會讓人的腦海里呈現一幅畫面。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動作描寫的具體化。所謂的動作描寫的具體化就是把動作分解,處于一個慢動作的狀態。這種手法,在電影屏幕經常會出現,尤其是武打場面。我們看到這樣的鏡頭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驚嘆!
如果學生的作文也能出現慢動作的畫面,老師會對這種作文青睞有加。當然我們不是簡單為了具體化而具體化,而是為了體現文章的主題,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心情等等。
6歲的小表妹看見了幾只飛舞的蝴蝶,便調皮地奔過去。有一只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目不轉睛地盯著它,躬著背,小心翼翼地踮起腳尖,躡手躡腳地走到蝴蝶旁,猛地用雙手一捧,可蝴蝶卻飛走了,她氣得撅起小嘴,但馬上又像只小鹿似的蹦跳著追趕另一個目標去了。(一句話概括,表妹在追逐蝴蝶)
這一段通過奔、盯、躬、走、捧、追一系列動作描寫,給我們展現一個調皮的小女孩在追逐蝴蝶的畫面。而紅色的字體的修飾語則體現小女孩專注玩耍可愛的一面,如目不轉睛盯著蝴蝶可以看出小女孩此刻的眼里只有蝴蝶;小心翼翼地踮腳和躡手躡腳地走到蝴蝶旁,證明小女孩害怕蝴蝶會飛走;猛地用雙手一捧體現小女孩急切想捉住這只蝴蝶;氣得撅起小嘴,但馬上像只小鹿的蹦跳著追趕下一個目標,這句話體現既孩童的可愛的一面,又體現孩童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
先給學生上一道小菜——填詞。
天啊!要遲到了。我用力(掀/蹬)開被子,急忙地(跳/翻)下床來,手忙腳亂地(拿/拉)過襯衣,慌慌張張地(穿/套)上鞋子,幾步(沖/竄)進洗手間(擠/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亂(戳/刷)幾下,然后(取 /扯)下毛巾,在臉上隨便(擦 /抹)了幾下,飛快地(跑/沖)出屋子。
來點有難度——試加入適當的動作描寫或修飾語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在你眼前出現了三個人:一是我一邊看書,一邊聽音樂;二是老爸,一邊喝著咖啡,一邊上網;還有一個人,滿頭是汗,正拖著地——老?媽。
在你眼前出現了三個人:一是我,蹺著二郎腿,一邊看書,一邊跟著音樂的旋律點著頭;二是老爸,正悠閑地喝著咖啡,網上沖浪;還有一個人,滿頭是汗,頭發粘在臉上,長袖已被卷成短袖,正弓著腰揮汗如雨拖著地——老媽。
作業
1、下課鈴響以后。根據實際,選擇本班一位同學,描寫他在這段時間里的一系列動作,字數不少于150字。
2、運用相應的動作描寫方法,描寫一個同學進行跳遠測試的場景,字數不少于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