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80后、90后逐漸成家立業,漸漸成為了家庭中的頂梁柱,在這個生活看似穩定,卻也抵不過只升不降的房價和物價的年代,如何合理規劃理財保險計劃,增加入,開源節流,以減輕生活壓力,成了不少80后、90后思考的問題。
對于這個階段的人群,首先應該重視的是自身的意外和意外醫療類保障;其次可以考慮一定數額的壽險,為父母做充分準備;同時趁現在年輕,盡早為自己準備好重大疾病保險。
1、意外險需求放首位
統計資料顯示,年輕人是意外發生率最高的人群。意外保險的一大特色就是保費低廉。因此,這類保險對于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是最經濟實惠的。至于意外保險的額度選擇,一般為年收入的5-10倍為宜。
2、搭配好意外醫療保險和住院津貼保險
盡管參加了社會醫療保險,但由于參加工作不久,個人醫療賬戶儲備金不多,門診自我負擔比例較高,因此最好能獲得意外門急診醫療費用保險。此外,可以附加一些住院津貼保險,以彌補醫保的不足和誤工補貼。
3.重疾險很有必要
當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人們生活越來越不規律、壓力越來越大,而運動量卻大大減少。這些都會使身體內分泌系統紊亂、機體免疫力下降,各類重大疾病如癌癥的發生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中,患重大疾病的幾率為72.18%。并且重疾有越來越趨向于年輕化的趨勢。
4、壽險是給父母的“良心保單”
雖然說年輕人死亡多是因為意外,但還是擔心萬一不幸因為疾病死亡,如果自己只投了意外險,父母不就沒得補償了嗎?因此,為了預防萬一,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壽險。現階段做這樣的保險規劃,算是給父母準備一份“良心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