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這個樣子的,我想我是和這個世界徹底脫離了。
我從來沒有想到,大學老師教的做人,居然是所謂的一些技巧。
“做事前要先學會做人!你在那兒死讀書,真的是沒有什么用。我們要學會....”我本來以為教育的是那些大家本該做到卻沒有做到修身養性的東西,不料卻是一堆教你去迎合規則的東西。
不得不承認,一些東西是為了學生好,但是作為社會的高級知識分子,對于“做人”的定義限在了這些方面,我是有些不暢快的。
倒不是因為我自己不去用那些技巧,就去阻止別人用。只是這些東西離“做人”這兒二字,差距太大了吧。這該是生活技巧,與做人沒有絲毫關系。想必那些按照這種老師說的“做人”方法來的,其中不乏一些被大家深惡痛絕的了。
我不是反對先進以及文明,只是,好的東西應該盡可能把握在好的人手中。我我們對待古代的那些文化是遺棄了。或許我是個蛀蟲,在朽木里面蜷縮著生活,可我確實看不見古文化復蘇的春天。甚至大學這方面的東西還沒有一些地區中學以及小學做的多。
大概就是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科技沒有好壞,在于使用它的人。那些研究人性弱點的人,沒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恐怕是會用這去觸類旁通,害人謀利的。
我想,大概我們會覺得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是有著無窮的壓力。到愈發明事理的階段,反而愈發擔心起壓力來。小學升初中,高中到大學,我們說是千軍萬馬,可是,號稱高素質教育的大學,似乎是有些淪落成了人事教育部以及技校。我想,有著不少人在高中的時候打著批判的旗號,之后堂而皇之地成為了自己曾經口誅筆伐得對象,真是可悲。高素質教育,不是高薪教育。
我想,社會對于白芳禮的認可大概是高于絕大多數高校學生的。就我個人而言,無論何時被人夸贊,但只要與白芳禮對比起來,恐怕還是很自私了。但即使如此,我想假如哪天一個學校可以使得學生都是成為白芳禮那樣的人,那么這個學校恐怕幾乎會無人問津。
這無可厚非,拿著那些讓我們仰望的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到頭來就是把自己搞得遍體鱗傷,一無所獲。
只是,我們該不該稍稍去做些正常的事情呢?幼兒園沒有學會的,大學也是不需要。大概是要帶到地獄里面一并交了。
http://121.48.233.245/netexam/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