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剛入行零產品經驗,或淺工作經驗轉產品經理的新人聊的越多,愈發覺得在沒有優質實習崗位的情況下,與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上一些產品認知、經驗方法課程,掌握些空洞的方法論、產品框架,可能還遠不如將時間投入到掌握前端三件套(JavaScript、HTML、CSS),初步掌握一些輕量級的前端框架(Vue.js 那些),具備初步的原型實現能力(原型實現能力不是畫原型能力,以能上線一個模版網站,能完成上架/準上架小程序一類)。
論其緣由,一方面產品崗位本身量化、標準化程度就不高,市場上的課程更是良莠不齊,篩選難度和成本都過大;另一方面產品本身的工作需要實踐經驗和經驗方法碰撞迭代,是個強依賴實踐和現實經驗總結而不是仰仗理論學習的崗位。感覺許多人都掌握太多經驗方法且掌握的太早了,有些「認知虛胖」。
關于「認知虛胖」,掌握經驗方法過早的問題。其實在于對于強依賴實踐經驗的崗位來說,有個「前置度」的問題。
預習自然是好事,但過分前置可能是不利于職業成長的。不恰當的例子,幼兒園畢業上小學前提前掌握拼音;小學畢業上初中是提前了解代數幾何,都是可以理解的前置準備(搶跑)。但小學畢業,開始上補習班填鴨極限理論、微積分,這就不是搶跑是傻子了吧。
這便是一直以來我推崇產品新人對于經驗方法掌握應該有「恰當」的前置度,并且及時結合實踐(好項目練手、總結、迭代)的原因。
這時候,回頭聊聊關于掌握初步的原型實現能力的必要性。
其實有時候有很多不錯的點子和想法,如果經過實踐(Web App 或小程序)肯定是加分項,更進一步讓學習到的經驗方法參與其中,基本可以比肩一些優秀的實習項目了。但無論如何都比單純的填個「N節課產品經理培訓畢業」、「人人都是XX培訓畢業」來的高價值。
當然,別剛出狼窩又掉個「Vue.js 高仿美團外賣 App」的虎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