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前的今天,我的母親誕生在了這個世上。今年我22歲,像我這么大時,母親已經有了我的姐姐,而今在她們的呵護下我還像個孩子,還是爸爸口中的“小奶瓜”。在父母眼中兒女永遠是最好的孩子,在我眼中母親也是最棒的媽媽,是一個開明、智慧的母親。小奶瓜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為自己母親寫些什么。(回憶到哪,就寫到哪了。:)
我是“二胎”,上面有個姐姐,親人們都盼望我這個二胎是個兒子,可惜我是個女兒。聽父母回憶當時的情景,我仿佛都能聽到周圍人的嘆息聲。在農村,老一輩人多少還是存在一些“重男輕女”的觀念的,但是我母親沒有。父親對于沒有兒子多少是有一些遺憾的,希望能夠再要一個孩子。母親對父親說:“要兩個孩子是希望她們在我們離開世界后,能夠不孤單,互相照顧。男女都好,都是我們的孩子,兩個孩子有個伴就夠了。”至此,父親也放棄了再要一個孩子的想法。
一年后,大姨家的二胎誕生了--第二個兒子。大姨家希望將弟弟和我互換,爸媽看著胖胖的、傻樂的我沒同意。現在每一次說起,我都會和爸媽開玩笑:幸好沒換,不然弄個“建設銀行”,咱們家還建設不起呢。一家人聽了這話都哈哈大笑。(自戀的說,我是開心果呢~)
小學時,一度覺得媽媽不夠關心我,希望生病來引起母親的注意。1-3年級,從來沒生過病。后來4年級,禱告時都會祈禱自己生病,現在想想“是不是傻”(笑cry......)。后來真的生病了,還經常性生病。看著母親為我忙碌、關心我,覺得圓滿了。現在想想真的挺傻的,很對不起媽媽,讓她那么擔心。她不是不關心我,而只是不喜歡表達啊。
上了初中,開始寄宿。剛離家,很不習慣,很想家,(哈哈,主要是想媽)晚自習時甚至還會偷著哭鼻子。(捂臉,好丟人啊)媽媽并沒有因為這個縱著我,甚至頗為嚴肅的告訴我:把需要的東西準備好,錢拿夠。她是不會中途給我送東西和錢的。看著別的家長來探望,我很羨慕,對母親的行為不解甚至是生氣。媽媽后來告訴我:“我想培養你不依賴別人,獨立的能力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讓你算錢,不是讓你省著不花,而是鍛煉你理財的能力,不至于無計劃、月月光。”這時才理解了母親的苦心。看,我媽多英明啊!母親這一課,使我終生受益。無論何時何地,我的背包里都很“充足”,好友調侃稱我為“萬能小叮當”。每個學期結束時銀行卡都會有剩余的錢,永遠不會“光光”。
從初中開始,身邊陸續有墜入愛河的小伙伴。和母親聊天時談到過這個問題,老媽說了一番話,我至今記憶尤新。“該開花時開花,該結果時結果。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老媽告訴我該學習的時候就要好好學習,到了該戀愛的年紀自然有戀愛的機會。自此,我再也沒動過“凡心”,平靜的度過叛逆期及高中生活。
在大多數同學眼里,我是一個乖乖女,覺得我一定有一個“虎媽”。殊不知,我老媽實行的是“放養政策”。自打她在我升入初中后送給我“好自為之”四個字后,除了“吃飽穿暖”外就沒管過其他。從來沒主動問過我成績,我知道她不是不關心而是不想給我壓力。反而,因為這份深沉無言的愛,我更加自律。
2014年,我在焦急的等待中迎來我的錄取通知書。我考入了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媽媽表現的很開心,對我說:“媽媽不希望你太累,壓力太大,這樣就挺好的。你們健康快樂是我最大的心愿。不過你想復讀,媽也支持。媽媽只是建議不復讀,選擇權在你手上,無論怎樣選擇,我們仨都支持你。”我有一個多開明和愛我的媽媽啊。
從來沒聽過母親當面夸我,覺得頗為遺憾。直到有天聽到有個嬸嬸說老媽說到我時很開心很驕傲呢,當時我眼淚“唰”的一下就下來了。
從未讓你驕傲,你卻依然待我如寶。不言愛,卻總是默默的為我操心、付出。媽媽,做你的女兒真幸福。你這樣女兒怎么舍得讓你失望呢?
如果有下輩子,就讓我做您的母親來回報您的愛吧!老媽,生日快樂,我永遠愛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的小棉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丁酉年正月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