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深秋的風兒在吹拂,冷冷的、瑟瑟的,忙了一天的我,感覺有些困倦,解開衣服正準備睡覺,可當秋天那溫馨的月光從窗戶里悄悄得透進來,像一面鏡子,又好似一張白紙,又亮又白,灑滿了我的整個房間時,我睡意全無,便去承天寺找張懷民,來一起享受這美好的月光,到了承天寺,懷民也沒有睡覺,我們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走在兩旁有竹林的小道上,聽到秋風里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輕輕的,很舒服的一種感覺,走出了小路,便到了一個小院,皎潔的月光灑滿整個庭院,看著地上,好似出現了一泓清泉,又清又亮,望不到底,給這原本凄涼的夜,又增加了幾絲清涼,仔細看那“泉水”,里面還有水藻,在放松的自由擺動。這時,一片竹葉,隨著風兒落了下來,飄到了我的面前,才打破了我的遐想,原來那在水底招搖的水藻并非真正的水藻,而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我和懷民繼續走著,說著曾經在宦場上的得失,想起那些或喜或悲的往事,我們不由得相視一笑,心中釋然,這曾經的輝煌與失敗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只有今夜還在繼續,不必在這么美好的夜晚想那些曾經的不快。
哪里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我以前為什么就從來沒注意過呢!是沒有嗎?不是,這些哪里都有,只是我原來和普通的宦官一樣一直辛苦地追逐名利,而忘了停下來休息一下,去欣賞這清涼的月光和這沙沙作響的竹林共同創造的美好夜晚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