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瀟瀟雨
一直以為,以色列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民族。歷史上,因為幾次面臨民族清洗,幾次被剝奪的一無所有,所以,猶太人散居在世界各地。寄居是需要許多錢的,所以,賺錢是猶太人生存的必要保證。錢越多,災難來臨時,安全系數相對要高的多。因此,只要有錢流通的地方,猶太人就有生存的空間。曾經有人評價猶太人:他們能從稻草堆里挖出金子來。的確如此,猶太人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因為一旦困難來臨,錢是他們彼此救贖的最好方式。
有人曾寫了一篇文章:誰掌握美國的錢袋子?據統計,即使是在美國,最有錢的人當屬猶太人。占全美人數2.3%的猶太人操縱著美國70%以上的財富。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一半,美國百萬富翁中猶太人三居其一。1982年美國《財富》雜志上一項關于400個美國富翁的分析顯示,美國最富的前40人中,40%是猶太人。在金融界,曾經輝煌多年的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挑起亞洲金融危機的“金融大鱷”索羅斯、身為全球首富的“股神”巴菲特也是猶太人,微軟前CEO比爾蓋茨也是猶太人。
可以說,猶太人都是生意精。賺錢是猶太人浸入骨子里的一種民族意識,猶太人認為,上帝是神,而錢是上帝。說到底,猶太人的信仰就是賺錢。可以說,猶太人的教育中,終身賺錢就是其中從一而終的思想。
每一個孩子,當他會說話起,大人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他們賺錢。一個從以色列回來的朋友講了這樣一件事:
定居以色列多年的叔叔病危,我帶著妻子和兒子去看她。剛下飛機,堂弟的小兒子杰米就拉著兒子的手,親昵地拿著他的玩具車給兒子玩。兩個孩子一下子就玩到了一起,我也特別高興,兒子找到玩伴,我心安了。誰知,剛進門,兩個孩子就鬧得不可開交。只聽兒子憤憤不平地說:“玩了一下他的玩具車就要錢,還是他親自給我玩的,真小氣,哼!”小侄子也理直氣壯:“天上不會掉餡餅,哪里有白白玩的玩具?你玩了我的玩具,就應該給我5美分。不給錢還耍賴!”兒子聽見說自己耍賴,火爆脾氣上來了,捏緊拳頭,一副要開打的架勢。我趕緊制止兒子,又掏出5美分給了小侄子。堂弟也趕過來勸架。
原來,小侄子要買一款漂亮的玩具車,堂弟讓他自己賺錢買。有一次,小侄子放學回家時,路過一個垃圾場,看見里面有一個破舊玩具車,就把它撿回家。經過他認真細致的改裝后,破玩具車煥然一新,于是,他拿到學校讓同學玩,每次,他都要收取5美分的磨損費。很快,小侄子就賺到了買新玩具車的錢,之后,只要誰玩他的車,他就要收錢!
聽完堂弟的講述,我問他:“孩子在學校想辦法賺錢,不影響學習嗎?”誰知,堂弟驚訝地說:“這是很正常的呀,賺錢也是一種學習!”
猶太人就是這樣,不放過任何可以賺錢的機會。即使是孩子,從小,他們就學會尋找商機,用自己的智慧去賺錢。
猶太人的金錢觀也與眾不同。他們認為所有的錢都一樣,沒有高貴骯臟之分。他們不覺得蹬三輪賺錢就低賤,而當老板賺錢就高貴,在金錢面前,所有職業都是平等的。他們不會認為暴發戶素養低,相反,他們認為暴發戶頭腦精明,做事干練。他們認為,只要遵紀守法,所有勤勞致富都是值得提倡的。他們永遠不會覺得自己從垃圾堆里淘寶就低人一等。他們以窮為恥,他們會認為窮人都是愚蠢的。
讓利益最大化,是猶太人做生意的唯一目標。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聯邦政府拆除了舊自由女神像,為了清除大堆大堆廢棄的物品,聯邦政府開始向全世界招標。
猶太人麥考爾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停止在法國旅行,親自飛往紐約查看。看到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后,他當即就與政府部門簽下了協議。當時,許多人認為他太愚蠢,稍有不當,就會賠本。
當大家還在恥笑他愚蠢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工作了。他召集了一批工人,組織他們對廢料進行分類: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舊木料加工成女神的底座;廢銅、廢鋁的邊角料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塵都被他包裝了起來,賣給了花店。結果,這些在別人眼里根本沒有用處的廢銅、邊角料、灰塵都以高出它們原來價值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出賣,并且居然供不應求。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他這種賺錢的舉動又讓他的朋友們大吃一驚。
看吧,猶太人賺錢不拘一格,無論做什么,賺到錢才是硬道理。
猶太人的一生,就是賺錢的一生。他們相信苦盡甘來,相信稻草堆里有金子,相信錢是安全最大的保障。猶太人的觀念中,生命不息,賺錢不止。朋友給我講了他叔叔臨死之前的情景:我去醫院看病危的叔叔。叔叔已經處于彌留之際,但意識尚清醒。我去的時候,他正在囑托堂弟寫什么?我還以為是叔叔要走了,在向堂弟交代后事。結果卻令我大吃一驚。原來,叔叔讓堂弟寫了一份通告,發在報紙上,意思大抵是:他即將去天堂,愿意給逝去親人帶口信的人,每人收費100美元。這個看似荒誕不經的消息,卻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心,結果他賺了10萬美元。我想,他要是能在病床上再多堅持幾天,他可能會賺到更多的錢。
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人,還在想著該怎么賺錢的,恐怕除了猶太人,再沒有別人了。
這一招,朋友們要不要將來也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