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你的感受如何?這也是我們經常會問的一個問題。那么,你會如何回答呢。不錯、挺好的、很有收獲、無奈、復雜、還行。。。。。這些回答會涌現出來。殊不知,這些詞并不是全是表達感受的詞語。
中國人不太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主觀感受和感覺。這也造成了很多初學ORID的促動師們不太容易理解“R”體驗層面,關于這個層面的問題設置也覺得比較困難。
“R“是ORID的第二個層面,即體驗層面,基于數據層面產生的感受、感覺、情緒、聯想。比如同一件事情,基于我們的價值觀、過往經歷等我們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有人闖紅燈這個事實,可能有的人看到之后就會很生氣和氣氛,有的人看到會很平靜,有的人會很興奮。如果我們不知道其感受,勢必會把我們的判斷和意志強加給他,這樣接下來的事情發展過程中理解和行動也會出現很大的偏差。
我們常說要“共情”,如果沒有“R”體驗層面,也就談不上所謂的“共情”了。
在大腦發展的三個階段:爬行腦、情緒腦和視覺腦。情緒腦(感情、情感、聯想等)是大腦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我們的對話中,采用聆聽的方式,讓對方覺得放松,對方才會進入到視覺腦中。這又在另一個角度中說明了感受、感覺、聯想的重要性。
U型理論中,共同感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強調場域,感受,也會強調“本心“回歸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