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漸進理論:
想起中學時真不應過于沾沾自喜于自己在某些學科上有碰巧的高分(初三時候,數學一考滿分全級第一打敗了當時的復讀男和尖子男,老師也對這個女生另眼相看,特別關注,但我卻因此相信自己的“天份”(應變叫巧分,就是碰巧得到高分)而不認真聽課數學在考試上就越來越糊了,……
十年之前的我會選A,覺得多數思想習慣技能多少有某種程度的與生俱來,曾竅喜得一點意都以為自己思維與男生相似,都是小學一頭蒙朧,成績平平,中學突現理科天份,數學等表現比較優異,然后自得自樂于此平時就呆呆靜靜聽課,課后不做練習本不補習復買不太用功最后一而三再而三的通過升學考試最后混成現在這樣子。殊不知,就這樣錯過了也許許多是不錯的學習階段和機會,那時該學而未學導致的盲點和愚,現在還一點點補上來和修正。
過去1年有思考,從讀書開始應該正確學習和再努力一把,一切可能會不一樣。也就是書上說用慚進理論來思考和學習才是持續提升卓越自己之道。幸好,工作開始時有了些類似想法做事情得以成長一些。此外,也深覺所謂男生女生從小學到中學在學科上的差異這種觀念是相當不正確和有誤導性,根源應該與師長的教學水平,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方法有關系,還有前輩和周遭的錯誤認知文化。
有關軟區域:
想到,彈簧,有時候雜念、恐懼、擔擾、焦慮等等就像它,你越是試圖用力對付它們,可越回沖力越大。倒不如試著以柔克之,用心平氣和的覺察和對付它們。可以試著以下方法來訓練自己在這方法的技巧和習慣:
找到一些讓自己放松和專注的活動,剛開始利用10至15分鐘的時間來冥想或伸展或聽一些音樂,平時就可以培養這些不需要太多時間卻可專注自己的習慣,之后慢慢的將習慣性的冥想聽音樂或伸展動動或發呆放空這些習慣的時間逐漸縮小幅度縮短比如2-3分鐘的時間。長此以往,即可發現自己能夠用暫暫旱作調整回收專注力。
有關旋渦效應:
想起一句話:有事大膽,無事小心。但好像關系不太大
錯誤或意外發生時,相當部分人可能無法冷靜和第一時間反應分析癥結和根本并及時進行問題處理解決,這常常會導致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如果習慣省視或示和第一反應處理事情的話,就不太容易讓不好的旋渦將一切卷入或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