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女情深》鬧元宵——華韻越劇團折子戲專場觀后

于深圳而言,發源于浙江的越劇是義女;于深圳的浙江人(越劇迷)而言,成長于深圳的越劇團也是義女。在這個花好月圓人團聚的元宵佳節,深圳華韻越劇團為在深過節的越劇迷們奉獻了折子戲專場——《義女情深》。

《義女情深》,是華韻越劇團對于傳統經典劇目《五女拜壽》重新編排后起的名。這次的折子戲專場,七折中的前兩折來自《義女情深》(前拜壽,奉湯),分量較重,場面熱鬧,可能因此將之用為專場名。

節目單(1)
節目單(2)

從整場演出的水平和效果而言,確實已非普通的票友團體,不乏亮點:

一、演唱。所有上臺的演員演唱沒有特別的短板,這與她們平時的認真學習和訓練密不可分;《西廂記·酬韻》里的張生聲線清亮,韻味十足,獲得了觀眾的高度認可,她同時也出演了《義女情深·前拜壽》里的大女婿;《義女情深·奉湯》里的鄒士龍,聲音和韻腔具有了一定的個性特點,聽著還不錯;《王老虎搶親·戲豹》中的王老虎無疑是個亮點,演唱較為外放自如,聲音也較好的表現了角色霸道又呆萌的特點;《梁祝·十八相送》的三對小情人,雖說各有優劣,但整體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看來華韻的梁祝不怕后繼無人了;小梅姐和龍老師壓軸的《打金枝·闖宮》,自然更是少可挑剔,青春嬌蠻的公主和年少氣盛的駙馬即時入眼入心。

酬韻,照片提供:閑云野鶴

二、表演。整體而言,演員們的身段和表演都還中規中矩;無動不舞,當《追魚·夫妻觀燈》的兩口子扶手側著劃了三步,那一瞬我恍惚以為在看國標或拉丁,而王老虎和王彪,那又是迪斯科還是霹靂舞?駙馬雖然不是武生,但上場及下場的那幾步英武帥氣,可見龍老師的功底;小梅姐一顰一笑以及坐地撒賴,活脫脫就是一個傲嬌的公主模樣!

夫妻觀燈,照片提供:閑云野鶴

三、舞臺。由于是折子戲專場,華韻專門請來了一個年輕的女主持人串場,整場表現較為大方得體,串詞簡要的介紹了每個折子戲的基本劇情,準備的較為用心;從大氣的布景,到古樸的桌椅,從華美的服裝,到精細的道具,無不為演員們營造了良好的場景氛圍;此外,配備了字幕器,以便于觀眾能更好的了解唱詞。

當然,華韻也仍是一個半專業的演出團體,存在一些瑕疵,也在情理之中:

一、演唱。也許是習慣了熟悉的唱腔,當小梅姐演楊夫人時,少了點老旦的味道,而龍老師的周文斌,有觀眾覺得也欠了點火候;也許是使用了伴奏帶,再加上有點不熟,個別演員有點搶節奏,也有演員聲腔比較生硬,感覺聲帶轉不動彎;可能我自己對《奉湯》相對熟些,就聽的比較仔細,鄒士龍的氣息和聲腔保持稍稍有點不足,我老是怕她唱著唱著音高就掉下來(偏低)了。

二、表演。表演我自己最不擅長,所以,也不挑什么毛病了。當然,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甚至是丫鬟,都需要努力的學習和練習身段。

三、舞臺。布景的轉換還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演員下臺后,由于放松,會忽略還帶著耳麥,容易穿幫,比如說出“剛才太緊張,忘詞了”等等;控制字幕器的工作人員絕大部分時間切換的比較準確,但也有些地方出現了和演唱或念白對不上的情況,可能還需要繼續熟悉唱段。

華韻越劇團,照片提供:華韻越劇團

有點點小遺憾,今天的觀眾有點少,多少有點影響演員表演的興奮度。不過,開演前,觀眾中有幾位阿姨相互熱情的打招呼,并開心的回憶起,那曾經抱著自家小板凳,在村里看戲的日子時,我忽然覺得,在這樣的一個節日,來看這樣一場越劇,是值得的、幸福的,而小梅姐、龍老師和她們的華韻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也是值得的、有意義的,謝謝你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