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不不不不不熱
“在九月的最后一天,我了卻了所有心事,忘卻了所有的人,至此,我的心再無漣漪。”
2017年9月30日? ? ? ? 星期五? ? ? ? 天氣陰
在圖書館的書香中浸染著,熏陶著,時間久了,身上的煙火氣便淡了,馥郁芳香,路過便灑落一地余香。
臨窗而坐,撿個明媚的早晨,趁陽光溫暖,灑在皮膚上,煙霞般燦爛,絲柳般多情。
面前的是一卷書,一杯茶,一個人。舊書舊木桌舊時光,連同心事,一道刻在斑駁的墻上。
最愛在圖書館獨處,不問清風,不問來客,我心安處便是山河。淚落,情癡,無人駐足,無人驚詫。一個人的故事,自己為它續(xù)上句號。
不刻意,不張揚,素食,獨宿,默坐,讀書。如一朵淡然的夏日之花,花謝花飛花滿天,全是我一個人的事。
流云飛逝,水般輕快明亮,日光灑下,移開,詩行明了,暗了。靜靜的,靜靜的,看一朵云的舞蹈。
時光慢了,點滴的時鐘從耳旁穿過,撞在透明的玻璃窗上。我的故事正讀到濃處,我的心早已飛到了遙遠的歐洲城堡,為苔絲而難過,為漢嘉而慨嘆。
身旁有人坐下,有人走了,讀書,寫作,發(fā)呆。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位子,這本書,曾有過溫度,曾和我漫散的靈魂,有過短暫的交會。
一樓更是寧靜,幾乎無人問津,幾千本幾萬卷書本靜靜地躺在書架上,記錄著歲月的痕跡,映射著歷史的光輝。
它們無言,不語,卻可以在瞬間振聾發(fā)聵;它們破舊,泛黃,卻可以充盈一顆干枯皺縮的心;它們簡約,厚重,卻在歷史的洗禮中逆流而上。
偶爾聽到由遠而近的腳步聲,心里驟緊,疑是故人來。周圍一片寂靜,深嗅時,鼻腔里都是書本的腐味,許是歷史悠久,墨香早已散去。
秋葉簌簌飄落,窗格里偶爾穿進的光線打在書的封面上,讓這些被人遺忘的角落有了一絲生機,不至于那么空寂幽閉。
挑了書,疾步上樓,迫不及待的捧在手中。有時候一看便是一個上午,甚至更久,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吃飯,忘記了那可悲的0.5學分,與過于喧囂的孤獨,只記得書中的纏綿悱惻,愛恨情仇。
讀書便是受傷與療傷,推翻與重塑,拾撿與遺失,過去與未來,光明與黑暗,愛與恨,張揚與癲狂。
忘記也沒關(guān)系,讀了多少也并不重要,誤入歧途也不可怕。一切幻想而來的精神魔障或物質(zhì)阻撓,這些都不是問題。
“讀書,不在于讀書的收獲,而在于讀書的習慣”,誠如楊先生所言。開卷便有益,去讀吧,不問前程,不許得失。
經(jīng)常是一抬頭才發(fā)現(xiàn)窗外早已暮色低垂,我合上書,靜坐。看窗外的公交一輛一輛駛過,來來往往,華燈初上,燈光昏黃。
街邊的小店里煙火旺盛,剛出爐的面條冒著熱氣,幾個溫文爾雅的女子輕攏慢捻,年輕是情侶間滿含笑意的眼睛,小店老板望著遠方,眼底不動聲色。
零零星星的故事片段夾雜而來,連同我的過去一同漫散開來,幸與不幸,善與惡,值得不值,本就沒有定論,全憑心境,全憑一廂情愿。
夜黑了,茶涼了,書中的故事結(jié)束了,我們也結(jié)束了。青春渡口,匆匆別過,你好,再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