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如何高效學習》1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門課程的整體性學習法
作者:(加)斯科特·揚 著,程冕 譯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11-44400-8
出版時間:2014年01月
購買鏈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23383472.html
作者簡介:
斯科特揚(Scott Young),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商科畢業,如今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學習博客之一。從高中開始斯科特幾乎課下不學習,盡管如此,他還是以全班第2名的成績畢業。讀大學時,大考之前一般每天學習不過兩個小時。不過,4年來,他的平均成績總在A和A 之間。畢業后他又以超凡的速度,成為麻省理工大學歷史上最快畢業的人,并登上TEDx的演講臺,向全世界宣講自己的學習經驗,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學霸。
推薦語
在現今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時無刻的想著用學習來提升自己。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免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學習方法陳舊,還停留在死記硬背上,學了容易忘記或者覺得時間老是不夠用,學習效率不高,收效甚是不理想。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這本書或許能幫你解決這些煩惱,實現高效學習。
本書從一位“超級學霸”的親身體驗(曾1年完成學習麻省理工4年33門課程的“不可能任務”)出發,總結出“整體性學習”的策略及方法,旨在幫助讀者逐步練就高效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幫助你“巧讀書”,花費更少的時間來學到更多的知識。
一、什么是整體性學習?
整體性學習與機械記憶正好相反。
機械記憶就是反復記憶信息,希望以此牢記信息。比如,不斷的重復數十次來記憶一個知識點。而整體性學習則需要采取多種途徑來綜合學習,而不是試圖在大腦中復制一個完美的拷貝,整體性學習是運用你大腦里已有的豐富神經元網絡吸收、整合信息。整體性學習在于創造信息的網絡,一個知識與另一個相互關聯,那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使你真正做到對知識的完全理解,從而輕松的駕馭知識。
整體性學習基于三種主要觀點:
1、 結構,即先找出一個知識要點;
2、 模型,即在知識要點周圍堆積相關信息;
3、 高速公路,即將這些點和信息用網絡連接起來。
二、整體性學習的順序
1、 獲取
獲取就是信息進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閱讀、課堂上記筆記以及個人的種種經歷都是獲取。在這個階段主要有三個目標:簡化、容量、速度。
簡化表示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將無用的東西盡量刪除,只有那些對你形成模型非常有幫助的例子才需要認真學習。
明白了信息的簡化之后,你就應該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知道的越多,理解得也就越深。
速度看起來與容量和簡化相反,讀的越快,漏掉的信息越多,信息獲取也越差。好的閱讀方法(快速閱讀)和聽講方法(筆記流)能使獲取階段大為改善,實現“如果讀的快,那么獲得的知識就多”的目標。
2、 理解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聯系,而非填鴨式學習。
3、 拓展
拓展是與其他信息建立聯系,增加信息使用的靈活性,是整體性學習的真正開始。拓展有三種主要方式:深度拓展、橫向拓展和縱向拓展。
深度拓展,即知識的背景探究。知識從何而來?結論來自何處?事物為什么以這種方式存在?深度拓展需要在信息內部創造聯系。這可能是牢牢鎖定知識的最佳方法,但由于深度拓展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探索,所以也是最花時間的工作。
知識不會孤立存在,與此類似的的結論還有哪些?橫向拓展是尋找每種知識與其他知識的聯絡,用自己理解的知識將不理解的知識也完美理解。
縱向拓展有相當的難度,也是最有創造性的學習方法。它要求我們將此知識與毫不相干的彼知識聯系起來。如果運用得當,其速度要比深度拓展快的多。比喻法和內在法是進行縱向拓展的好方法。
4、 糾錯
學習不可能不犯錯,錯誤的聯系可能導致錯誤的理解。通過這個環節,我們就可以刪除錯誤聯系。
5、 應用
創造新的途徑,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這是整體性學習的最后環節,也是最終目的。拋開書本,走出去,去做實驗,去接觸生活,去融入社會。
三、信息結構
信息分為五種類型:隨意信息、觀點信息、過程信息、具體信息和抽象信息。
隨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實、日期、定義或規則,它們缺少邏輯分類、相互關系不強或看起來沒有規律,無法再加工,需要死記硬背,常常在學校里碰到,很少在真實世界里遇到。處理隨意信息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聯想法、掛鉤法、壓縮法。
觀點信息是存在爭論的信息。信息的唯一目的就是支持或反對某種觀點。圖表法對于觀點來說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過程信息是教導你怎么行動的信息,是講述一系列動作、操作的某種技能的信息。學習這類信息最重要的是不斷的練習、反復去做。以下為應用過程信息的方法:內在化、比喻法、圖表法、模型糾錯。
具體信息是那些在實際中可以觀察到、聽到、觸到的信息。內在化有助于我們應用具體信息。
抽象信息缺少與感官的直接聯系,非常難以理解。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學科主要涉及的都是抽象信息。內在化和比喻法是應用抽象信息的兩種主要的方法。
四、整體性學習技術
(一)獲取知識
1、 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包括很多技術,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指讀法、練習閱讀法、積極閱讀法。
指讀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食指放在你要讀的那一行下面,不斷移動食指,從這一行到下一行,通過調整手指移動的速度來控制閱讀的速度。
練習閱讀法與一般的閱讀不一樣。當你練習閱讀時,你的目的并不是吸收閱讀的內容,你唯一的目的是訓練自己以盡可能快的速度理解所讀的內容。
積極閱讀法:(1)這一節中主要觀點是什么?
(2)我怎樣才能記住主要觀點?
(3)我怎樣將主要觀點拓展開以及應用它。
2、筆記流。記筆記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所學的內容,如果忘記了這個目的,筆記記得再漂亮,思維導圖畫得再標準、好看,也是本末倒置。但是,在記筆記上有很多流派,如簡單筆記流、混合筆記流、課下筆記流、評注流等。
(二) 聯系觀點
1、比喻。比喻法在整體性學習中扮演的角色是類似的,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識和熟悉的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在運用此方法時要有尋找比喻的欲望,不要壓抑你的創造力,從自己的經歷中去尋找相似事件,將其變成合適的或不合適的比喻,最后再來優化和測試你的比喻,從而找到一個適合的比喻。注意:第一個出現在腦海中的比喻往往是最好的。
2、內在化。內在化指的是將知識在你腦中想象成一幅圖像,一幅只有自己能體會的、看到的、聽的到的、聞到的、嗅到的圖像。
怎樣進行內在化?
(1)明確你要內在化的概念;
(2)從建立腦海中的圖像開始;
(3)腦海中的圖像是靜態的,還是栩栩如生的動態場景?
(4)現在開始加上其他感官;
(5)加入更多的感覺或情感;
(6) 不斷重復和優化圖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的回憶起知識。
3、圖表法。圖表最重要的是方便你的理解,而不是追求漂亮的圖畫。在這里,作者介紹了三種主要的圖表類型:流程圖、概念圖和圖像。
(二) 隨意信息的處理
1、聯想法。之所以稱為聯想法是因為它的目的是將一系列觀點串在一起,就像鏈條,一旦進入鏈條中的一環,就可以輕易地到達鏈條中的其他環節。如包含步驟的過程信息、按順序寫下的名字或公式,都可以應用聯想法。
2、掛鉤法。掛鉤法類似于聯想法。利用掛鉤系統,你可以將要記憶的信息與數字聯系在一起,所以即使這些信息并不是按照特殊順序排列,你也能回憶起每個信息來。
3、信息壓縮技術。信息壓縮是另一種常用的儲存大量隨意信息的方法,信息壓縮的目標是減少信息的容量,尋找信息的邏輯關系。這里作者介紹了三種信息壓縮方式:記憶術、圖像聯系、筆記壓縮法。
五、整體性學習技術的實際運用——費曼技巧
“費曼技巧”,指美國物理學家、諾爾貝獎獲得者理查德D.費曼提供的一個學習技巧。運用它,你只需花上20分鐘就能深入理解知識點,而且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費曼技巧的操作流程:
1、選擇要學習的概念,在一張白紙上寫下概念的名稱;
2、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費盡口舌試圖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點;
3、當年感到疑惑時,隨時可以后退;學習不是條單行道,遇到難題感到困惑時,別急著往下走,回過頭來;
4、簡單化和比喻。如果你的解釋很啰嗦或者艱澀,盡量試著用簡單直白的語言重新去表述它或者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以便更好的理解它。
六、超越整體性學習
(一)、高效率秘笈
1、高效率秘笈:能量管理。通過增加你的能量儲備和循環式作息計劃來進行良好的能量管理。每周進行3-5次運動、每晚有7-8個小時的睡眠、吃粗纖維和粗加工的食物、每天多喝水、少吃多餐,每次吃七分飽、一周休息一天、盡量早上把工作完成,晚上空出來不干活、每次只做90分鐘的工作和學習。
2、高效率秘笈:不要“學習”。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閱讀材料、完成各項作業和在課堂上的筆記、應用整體性學習方法處理某些難點、考試前,針對學習材料做一次筆記流。
3、高效率秘笈:絕不拖延時間。制定自己的周/日目標,包括所有任務、作業以及讀書和學習活動,并每天晚上進行檢查完善。
4、高效率秘笈:批處理。將那些用時不長的、類似的、散的工作放在一起做,但不得超過3小時,同時注意提高注意力閾值。
5、高效率秘笈:有組織。做事要有組織,把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隨身攜帶一個記事本,每天隨時記錄,日積月累,必有收獲;堅持日歷和做事清單。
(二)、自我教育
(1)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周至少閱讀一本書,每天練習學習技巧,每天完成一個小目標。
(2)克服挫折障礙。寫下任何障礙、使用網絡、找一本“怎么做”的工具書、換一個角度試試。
(3)設置學習目標。每年閱讀一定量的書、為一個項目工作、在一定期限前必須學會某件事。設定學習目標的一些小技巧:所有目標都要寫下來、讓目標客觀化、設定有些困難,但是努把力也可以達到的截止期限、將目標的完成轉化為每日和每周的行動、經常看你的目標。
作者簡介:
徐世堯,一位純粹的跆拳道修練者。喜愛運動,閱讀,寫作,堅信積累,樂于踐行,不斷追求進步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