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的讀書建議:
他說:你如果自己想讀書,我建議你可以這樣子,一開始先看經典的文學作品,只要是獲獎的這些作品都可以,看小說,就是看了之后你就通人性了,于是就有更大的精神接受能力。然后接下來你該看什么呢?看人物傳記,為什么要看人物傳記呢?因為榜樣是最好的成長力量,一定有一個人的故事讓你覺得惺惺相惜,一定讓你覺得跟你特別有共鳴。
人是時代的產物。
你接下來就應該看歷史了,然后歷史讀完了之后,你會發現人類始終在一個痛苦的循環中走不出去,人類的野心、欲望、私利、狹隘永遠存在,那當然幸運的是,人類的勇敢、光明、善良、正義也永遠存在,他們會此消彼長,形成一個循環,因為人的缺點永遠存在,所以你下一步要跳脫出這些,你可能就得讀哲學。
你得有一個更高的東西牽引著你,然后你可能就有能夠掙脫出常人的一種精神力量。
你知道,書讀的少的人,往往都比較偏狹,比較極端,比較易怒,比較暴躁,就是因為精神世界匱乏造成的。
----【書朋撿話】
閱讀需要每天堅持,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要相信堅持和積累的力量。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1938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劉書朋。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
《這才是絲綢之路:重抵歷史現場的行走》
作者:侯楊方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他策劃主持了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對境內外帕米爾高原的系列考察,曾多次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山口,足跡遍及帕米爾高原的多個重要河谷、山口,在數十次對帕米爾高原、南疆、羅布泊、中亞及南亞地區的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對絲綢之路進行了首次“精準復原”,以此為基礎研制了第一套“絲綢之路地理信息系統”。
主要著作有:《中國人口史》(1910—1953年卷)、《盛世啟示錄》、《盛世·西漢》、《盛世·康乾》、《重返帕米爾: 追尋玄奘與絲綢之路》、《征戰:大清帝國的崛起》、《治世:大清帝國的興亡啟示》、《名臣:大清帝國的君臣博弈》以及《清朝地圖集》(多卷本)。
本書內容的簡單介紹:
一本實地考察、精準復原境內外絲綢之路經典路線的歷史紀行作品。
用重走求真,以行動求實,帶你走過這條人人知道但從未真正了解的亞歐古道。
復旦大學侯楊方教授在對《史記》、《漢書》、《大唐西域記》、近代探險家記錄等資料解讀和研究的基礎上,以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行程3萬公里重走絲綢之路的實地考察,采集精確的地理位置、路線軌跡及影像資料,精準復原歷史上多條絲綢之路路線——包括張騫通西域、玄奘取經、高仙芝遠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險家的路線,精確定位了多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標——包括漢唐2座玉門關、劍末谷、大石崖、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經過的中亞“鐵門”等,寫成這本歷史考察紀行,讓讀者通過精準的復原地圖、知識性的文字、親歷現場的照片,領略真正的絲綢之路的魅力。
書評是從不同角度了解一本書的重要方式,
一起看書評:
①
作者對絲綢之路進行實地考察,以嚴謹的學術態度真實復原了歷史上的多條絲綢之路路線,通過嚴謹而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有著故事性的敘述,以及充滿現場感的照片,串聯起歷史與地理的種種信息進行“復原”,帶領我們重走真實的絲綢之路,還糾正了人們對絲綢之路的一些錯誤認知。
②
書中的照片很棒,確實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只有黃沙也有鮮花,那些歷史書的記載在這本書里可以找到實景。
③
身為西北人的我憑借聽來的一些故事和書里看來的零零碎碎的知識就以為自己也對絲綢之路有一知半解了,看完書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了,作者花10年的親歷考證還原風貌,太令人欽佩,致敬中國精神,致敬踐行求真的精神。
④
充分印證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必要性。作者通過實地考察一次次印證了古書的正確,并還原了真實的場景,這簡直就如同十九世紀的探險家們一樣用腳在發現真實的世界
⑤
一直想走西北,看大漠黃沙,看人煙稀少,但近年來的旅游熱讓人望而卻步,選擇借助閱讀來旅行。這本專業人寫的科普書指出了大眾的錯誤印象,絲綢之路沿線不止沙漠駱駝,還有水草豐美的河流綠洲,因此才可能綿延開來,成為商旅行走和文明交流之路。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要找機會親自用肉身丈量一下!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書評,
僅供參考。
每本好書都有專屬的追隨者,
通過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經對這本書好奇、感興趣了,
去讀一讀,看一看吧。
看過后可以來這里留下你自己的書評。
最后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號】978-7-5217-4800-0
【中圖法分類號】K928.6
【主題詞】絲綢之路-考察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兒,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遇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