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最近的學習狀態,讀了很多的書,也參加了很多的線上課程,書讀完就忘了,課上完了還給老師了,什么都沒學到,浪費了時間和金錢。我不得不停下來思考和分析,發現了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沒有專注,每一本書讀過后,我根本不記得講些什么。
原因在于沒有專注力,因為有專注力就會明白,你讀書的目的呀。我真的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筆記基本原書照抄,沒有理解,沒有表達,沒有回顧,沒有總結方法和執行,這應該是我學習進步緩慢的原因吧。
我回顧了過去在讀書的過程,一會電話響,一會兒微信響,一會兒又犯困了,哪有專注在書上,記得才怪,會深入思考才怪呢。
今天我要學習的目的是,如何訓練我的專注力,戈爾曼的《專注》會告訴我,專注的力量。上面說道,我讀過很多書,卻還是不知道講些什么,就是因為專注力不夠。我們越是分心,就越難去深入地思考,思考時間越短,就越容易流于膚淺。所以,我要在這本《專注》上找到訓練專注力的方法,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
在平常,我也常常聽到別人說專注,但是它是什么概念,卻一干所知。這本書從最基礎的定義說起:身處喧囂之中,卻能做到專心致志,這是選擇性注意在發揮作用。現代心理學家之父威廉·詹姆斯對專注力的定義:“在幾個并行的潛在目標或思想碎片之中,意識突然提取了其中一種,使其呈現出清晰鮮明的形象。”我所理解的專注力,是現在要學習的技能那么多,我要專心在一個技能上學習,從不懂學到精為止,那這個技能完全掌握了。
像看一本書,不僅懂得書的內容,還要知道結構,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我理解了哪些?平時遇到過嗎?我怎么表達出來?我以后要怎么做?當別人問我這書講什么的時候,我怎么總結給他聽?如果寫書評,我怎么寫才最能體現它的好處?
讀書,不僅僅是看,要把它內化成為自己的,所以,以后讀書要多思考和為什么,寫出感想,總結規律。
那是什么分散了專注力呢?一種是感覺干擾,另一種是情緒干擾。感覺干擾就是看書時不會留意書的空白地方,比較容易克服。情緒干擾就是你在看書的時候,手機收到信息的聲音,你會很想知道是什么信息,你的專注力會條件反射般地提醒你要去看手機,書?早就不知道看了什么。
所以,想要集中專注力,就要有目的的學習,學習效果才會更好的。比如,你在讀書時,把手機開飛行模式,把能干擾你閱讀的一切東西,暫時回避。互聯網時代,我們的專注力分散的更為嚴重,碎片化的信息,多到數不清,如果我們都關注,是永遠關注不完的。訓練自己的專注力尤為重要。
我要把專注力用在寫作中,先寫一個主題的文章,不會的,去觀察模仿別人是怎么寫的,可以從哪些方面寫?或者寫自己感興趣的的。個人品牌的定位就在于此。
這是今天的讀書心得,明天接著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