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天龍八部》里,每過三十年,就讓天山童姥回到起跑線,六歲。然后再修煉回在自己的自然年齡。
?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知道她回到父母家,跟媽媽一起生活了一段時間,每天做家務,按時睡覺。如實地表達自己的前情緒,不再掩飾,不再壓抑自己。真實的展現(xiàn)一個中年女兒對母親的愛和與母親對生命的不同詮釋。
我說:你回到了媽媽最初生下你的時候,弟弟妹妹還沒有出生就你們兩個在家的感覺里。這次重新來過,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表達情感,等于回到了起線!
她說:我輸在了起跑線上!
其實每個孩子都輸在了起跑線上。
尤其是那些不愿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都促使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從父母家里起跑,跑向父母的理想,就決定了這個輸贏。跑向自己的人生是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的。
我們有幾個人能跑向自己的理想?
回到起跑線再次起跑,就是我的宗旨。每個前來求助的人我都讓他回到父母,回到父母讓他起跑的那個地方。
無數(shù)次的重新起跑,就像天山童姥回到六歲然后又恢復實際年齡的功力一樣,她依然是一個武功高手。
每個人也一樣。按照父母的需求練就了一身本事,受夠了回來;再次起跑跑向自己的理想。
也有些父母真的沒有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該有的尊重,讓孩子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比如林語堂,比如我自己,比如今天跟我說尊重孩子的天性把自己累的夠嗆的柳。
很累是真的,不光很累還很刺激,孩子的每個自發(fā)的決定都能挑戰(zhàn)你的神經(jīng),都能擴展你的意識,都能逼著你成長。成長是無限,不累都不可以!
你在父母家里違背了自己的意愿去滿足父母的時候,你大學志愿是完成父母未了的心愿的時候,你結婚的對方是父母喜歡的人的時候,你就輸在了自己的起跑線上。
輸贏其實沒那么重要、沒那么嚴格、沒那么影響你的生命。
有的時候輸贏都要回到起跑線。調(diào)適自己和父母的關系再次起跑。
回到跟父母的關系模式里耕耘那個滿足感,調(diào)適那些分歧然后起跑。
即使你的父母已經(jīng)不世間,你依然可以回到你的起跑線重新來過。
這就是提升
這就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