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養兒方知父母難,少年不解世事艱!這句話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啊,曾經年少輕狂,放蕩不羈,總以為自己才是家里的主角兒,對父母多年辛勞的付出、疲憊的身影視而不見,甚至感覺理所應當。當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女兒之后,方才對于家和家人有了更深層的認識,并且對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 ? ? 人的一生就像一條拋物線,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歷經風雨,砥礪前行,經過多少波峰與波谷啊。幼年和老年是人生的兩個階段,而且是最重要的兩個時間段,一個是開端,好像一張白紙,有著無盡的可能,而又充滿朝氣,生機勃勃;另一個是結尾,已經在幼時的白紙上寫滿了答案,勿言真假對錯。
? ? ? 幼年與老年分處人生的兩端,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 ? ? 幼年時,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年老后,踽踽獨行,言語退化。
? ? ? 幼年時,我們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需要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這時候作為父母會給予子女無盡的愛;年老后,由于身體機能的衰退,也需要家人盡心盡力的照料,但此刻作為子女,又有幾人能像兒時父母照顧自己那樣,傾盡所能照顧父母呢?
? ? ? 從心理上看,幼兒與老人都比較任性,但小孩子的任性會得到人們最大限度的寬容,老人們的“任性”又有幾人有這份耐心與寬容呢?
? ? ? 幼年是我們人生的起點,經過少年、青年、中年,最后就跨入老年階段,仿佛是一個輪回,似乎又回到了起點。無論身體狀況還是心理狀態在某種意義上都有著莫大的相似處,最大的區別就是,幼兒和家人、朋友等的接觸還有大把的時光可以“揮霍”,而老人的時間確是越來越少,猶如秋天的落葉般讓人感傷。
? ? ? 人生短暫,時光難留,無論快樂還是憂傷,我們都無須介懷,用一種超然豁達的心胸接納一切,人生終不易,且行且珍惜,好好的對待家人和朋友,不給自己的人生旅程留下些許遺憾!最后用一句話結束今日所思: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