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吃芒果的季節(jié),趕車途中,路過一片芒果攤。攤販紛紛吆喝:一斤3.5元啦,不好吃不用錢……見那黃橙橙的大芒果,忍不住湊上前去挑了個“大家伙”。
“5斤多點,18元”付完錢,讓老板幫忙削好,裝盒,隨手帶上動車。
坐我旁邊的,是一位身材微胖的婦女和一5歲左右的小男孩。
這娃,真心不是一般鬧騰啊。先是在車廂來回奔跑,后是在座位上大聲囔囔著我聽不懂的方言。
持續(xù)半小時的高分貝吵鬧聲下來,本來懵圈的我更懵了,頭疼欲裂。遂戴上耳機,把音量調到最大。打開剛買的芒果,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音樂,美食,行走的風景交織一起,孩童的吵鬧聲已然不再重要。
誰知,好景不長。小孩湊到我面前,瞪大眼睛看著我,重復的說些什么。
摘下耳機,才聽清他奶聲奶氣的聲音:“我也想吃。”說完咽了咽口水,眼睛直勾勾的盯著芒果盒。
必須承認,那一刻,一陣母愛泛濫。我微微一笑,特地用牙簽挑了塊最大的送到他嘴里。沒曾想,這孩子徹底吃上癮了。從害羞索要,到緊緊捱在我身邊,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本來,我是靜靜的看著他狼吞虎咽,說:“沒人跟你搶,你慢點。”雖然對這半路殺出的,不太懂禮貌為何物的小孩有點小抵觸,倒也說不上討厭。沒曾想,他媽媽后來的舉動讓我大跌眼鏡。
見自己兒子吃得起勁,胖阿姨笑咪咪的,“都是你的,沒人跟你搶,不著急,慢慢吃。”
自家兒子誰不愛,這話雖聽起來有點刺耳,倒也是能理解。
一不留神,小孩吃太急,給嗆到了。阿姨被瞬間彈起,一邊輕拍他的背,一邊心疼責罵,“我怎么會生出你這么貪吃鬼。”一邊不忘把整盒芒果拿去放在自己面前的小桌板。
雖然我內心已是千萬匹羊駝在奔騰,表面還是很淡定,畢竟,咱是有素質的人啊。我強擠出一絲笑容,“阿姨,這芒果,好像是我的。”
本想著,我只是拿回屬于我的東西,天經(jīng)地義。沒曾想,阿姨徹底怒了,開啟了罵街模式。
“我說你一個小姑娘怎么這么摳啊,都這么大的人了,還跟小孩搶什么吃的。”
“坐個短途動車,買什么吃的,要不是你買,我小孩也不會嗆到。芒果又不是什么好東西。”
……
各種難聽的都有,我內心真的是……抱歉,想了很久,不懂用什么言語來形容比較恰當。
故事到此為止,結局怎樣已不重要。我知道,會有人說,他想要你就給啊,一盒水果,多大點事。可你想過沒,當阿姨說出那幾句話后,這已經(jīng)不是一盒水果的問題。在我眼里,這是赤裸裸的“得寸進尺”and“臭不要臉”。
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么,明明從小善良美好的我們會一點點長成現(xiàn)在這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狀。畢竟我們從小接受的,僅“樂于助人”一項就直接貫穿整個九年義務教育。
記得初中那會,常常組織同學,到學校附近的空巢老人家中,幫忙打掃衛(wèi)生,整理家務。后來啊,買菜會專找老人攤位,盡管知道一直被坑,也從不討價還價。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盡管恰逢姨媽期,肚子痛到兩眼發(fā)黑……
后來懂了。造成這種改變的幕后兇手,不過是一大波諸如文初胖胖阿姨那樣的人。總是將不斷的向他人索取視為理所當然,將你的一番熱情視為無價索取的工具,將你的善良視為可以肆意欺負的軟弱。
我送你一縷春風,你卻想奪走我整個春天。
更甚者,不給你還血口噴人,冷嘲熱諷。如此長期下去,不采取變冷漠的方式來自我保護,有點難吧。
你說,僅憑一事例,想一棍子打死一群人,會不會太片面。嗯哼,不如再多舉幾個例子,歡迎大家對號入座。
【Part 1】
前段時間,妹妹在朋友圈發(fā)道:“brt從第一碼頭坐到城南,思北給一位抱著孩子的媽媽讓座,書包不小心碰到寶寶還被罵。我是博愛,但不是愛心泛濫。你衣著光鮮,妝容精致,但你缺乏基本素質。座位還給我,我要累死了。”
細問之后才知道,原來因為車上人實在太多太多。起身讓座后,轉了個身,一不小心,背上的書包磕到了孩子,由此惹得一陣難以入耳的臭罵。
這條狀態(tài)讓我那顆火熱熱的心瞬間進入冰點狀態(tài)。拋開下班高峰期千萬上班族擠公交的坑事不說,從第一碼頭到同安可是近兩小時的車程。上了一天的班,累成狗就算了,她的身體狀況本身就不是特別理想,一直處于吃中藥調理的狀態(tài)。我知道,她毅然選擇讓座,不過是因為覺得對方比自己更需要有個舒適的環(huán)境而已。
只是,我懂你的不易,也請你尊重我的一片好意。
偏偏總有人不自覺把自己置于弱者狀態(tài),將所有他人好心給予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拜托,要不是我那善良本性在作怪,我自己累得半死還給你讓毛線座。法律規(guī)定我一定要讓座了么?!別得了便宜還賣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Part 2】
不知你發(fā)現(xiàn)沒,微信最近出現(xiàn)一群“新型乞丐”,動不動就發(fā)消息求紅包:“最近窮,求5元紅包贊助(到底是不是群發(fā),我也是很想知道。)
叮,發(fā)了5塊過去,對方很快回復“說5塊還真就給5塊啊,收入那么高還這么摳。”外加一左哼哼表情。講真,你不知你現(xiàn)在賣萌的樣子有多丑。
我特么一臉黑線。Excuse me?5塊是你說的,紅包是我發(fā)的,給錢還要被你罵?滾你丫的!(抱歉,實在太憤怒,沒忍住又爆了粗口。)
當然,還有那種,一滿足他就各種表情包跪謝,抱大腿的。可結局往往是,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一對一求紅包。
本來想著你應該是真有急事。偶然遇到個什么收銀臺前,才發(fā)現(xiàn)錢袋空空,想要微信支付,偏偏就差幾塊錢的窘境。舉手之勞,幫幫也罷。后來發(fā)現(xiàn),你這是硬生生把我當“私人錢包”使啊?滾,一毛都不給。
真抱歉,我不是你的父母,沒那興趣長期為你的貧窮買單。
【Part 3】
有這么一位朋友,要么不出現(xiàn),一出現(xiàn)就是為了借錢。起初我還是很爽快的,想著反正每次借也就是一兩千。本來他還是很講信用,按時歸還。后來啊,借錢數(shù)額慢慢下降,還錢時間也是一拖再拖。最后干脆消息不回,電話不接,選擇性裝傻。
前幾天,他又主動出現(xiàn)了,還是為了錢。被拒絕后,惡狠狠的責問,
“你現(xiàn)在是不是看不起我啊。我要不是有急事還懶得找你借~”
“抱歉,最近手頭有點緊~”
“呵呵,別騙我了,你都有錢去旅游了,手頭會緊?”
What??拉黑,再見!
借錢看人品,這句話果然是有實踐依據(jù)的。我朋友不多,可像你這種,永遠不懂滿足不知感恩,只會將純潔友誼關系轉化為利用工具的,我不要也罷。
有道是錢乃身外之物,我可以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圍內救你所急。但請你擺正心態(tài),別將他人的善良當成你盡情耍無賴的資本。請記住,再傻白甜的姑娘,被你這樣欺騙幾次,都會自動獲取抵觸你的免疫力。
文至此,想起閨蜜曾在某個加班后的夜晚,攤倒在床說“總要我們去心疼別人,那誰來心疼心疼我呢?”
想說,為了讓生活配得上自己理想的模樣,很多人都是卯足了勁,逼著自己往前走。請你別輕易褻瀆他人的血汗成果。
換言之,那些“胖胖阿姨”也好,“抱小孩阿姨”也罷,“微信乞丐”也行。大都是一群潛意識將自己定義為弱者的群體。這群人,一方面覺得自己需要被保護,一方面又自尊心極強,一個拒絕或者理性回擊都會讓他覺得顏面掃地。一受反駁,必變身刺猬,用盡洪荒之力發(fā)起所有攻擊。
若再遇見,別忘儀態(tài)輕松的回復一句:“腦子是個好東西,真遺憾你沒有。”然后揚長而去,從此別再有瓜葛。畢竟,一生能行使的善良額度有限,得留給值得的人。
我送你一縷春風,你卻想奪走我整個春天,門都沒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