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凌
故事開頭從兩個月前我們被告知舉行設計峰會講起,我一開始并沒有什么概念,從13年有幸來到公司到現在都沒見過內部對外舉行這么大的設計峰會,我們都在只在內部不斷分享交流,低調地互相學習努力中,所以這一次內心也充滿好奇、緊張、期待。當小火(張酉麟)在群里征集志愿者時,我毫不猶疑地報名了,當時還是一臉蒙,不知道到時要做啥,其實設計中心老大們背后默默提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了,申請經費,聯系嘉賓,溝通分享內容,找場地,找合作方,對外宣傳等等這里不一一展開。
因為熱愛所以相遇
不同人剛得知有這場峰會有不同看法,有人第一反應關心誰發起,有人關心哪里舉辦,有人關心有什么嘉賓參加,有人關心收多少錢,不管最終吸引你們到來的是什么原因,都是因為熱愛設計把我們聚在一起
值得開頭一提,我們這次設計峰會的VI設計師(低調的他不發作品,他作品的美只能內部體會),整體設計風格/周邊物料設計都是由他一手操辦,也是這次峰會分享嘉賓之一。
曾經有人在群里說這次峰會可能是
“目前廣州最大的互聯網設計師面基大會”
我沒做過任何調查,也不清楚還有沒有更大,但是我清楚這是我們RED舉辦目前最大的設計峰會,所以我們嚴陣以待,盡心盡力地籌備,最終目的當然是盡自己最大努力顯現給大家最好的狀態,以這次峰會為平臺,給一線體驗設計從業人員、管理者、教育者以及愛好者提供交流分享的機會,所以我能參與其中感到無比幸運,學習和感受到很多的東西,跟參會者聊天看到不一樣的角度,無比感恩。
一千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因為設計峰會剛剛結束,我們后期的用戶調研還沒展開,不清楚大家對這次峰會的感受如何,我就以個人視角講講我的感受吧
我是后期做工作人員才介入其中,從峰會開始前準備工作說起,小火把前期工作準備好后,就把我們大致分為簽到組、場地秩序組、茶水間組。
在峰會前一天RED的大部分人力全部投入到搬運工志愿者組,把所有峰會要準備東西全部轉移到場地——廣州陽光酒店,并認真仔細布置好,他們一直辛苦布置到凌晨2點。第二天一大早7點,簽到組的妹子們就嚴陣以待迎接大家,一到9點,就使用線上手機號簽到模式,快速幫參會者簽到,讓他們盡快入場,由場地秩序組引導他們快速到達位置坐好,同時主持人、相關負責人和嘉賓均提前到場了。分享開始后,我們先播放片頭介紹,大家就被片頭的精致動效吸引住 (不得不感謝動效大神周劍勤的精心制作,他也是下午分享嘉賓之一,傳送門:驚嘆號設計),然后主持人宣布第一場分享開始,后面就沒有更多多余廢話,如別的分享會一樣一個接著一個分享下去(分享什么內容具體不在這里說),當然期間重要的是,我們會根據群里的反饋,調整場地燈光,截圖給后面看不見小字的參會者等等各種方式,在第一次經驗不足情況下,盡自己所能滿足照顧到每一個參會者的需求。
參加完上午的分享,我們讓參會者自由活動了一個小時半,然后1點半準時繼續分享,在2點半時候,我們讓嘉賓中場休息30分鐘,去茶水間喝下午茶。在此之前,2點開始我和其他小伙伴們就提前在茶水間,把前天晚上搬運過來的零食,全部拆分擺放,倒好飲料,同時督促酒店下午茶供應商盡快擺好茶點,然后在我倒完最后一杯雪碧那一刻,幾百個參會人員出來了,時間不多不少,無比慶幸和感激大家通力合作。最后我們還有嘉賓問答環節,所有嘉賓同坐一起,由參會者們自由舉手提問,提問者還有禮物贈送,他們也問了很多當下年輕設計師以及工作幾年設計師一些困惑問題,嘉賓都一一耐心回答 (具體請等待整理)
看到這里,希望你們能感受到一群初次參與舉辦這么大型設計峰會的我們一絲認真和用心,以及對你們在意和重視
沒參與過的大家是不是好奇,這樣一場持續兩天有15個優秀的分享嘉賓并且有豐富下午茶的峰會,到底我們收費是多少?
不好意思,我們不收費,我們以邀請碼和非邀請碼線上申請方式進行 ?
傳送門:RED體驗設計峰會
至于原因請采訪我們會議負責人小火,這里我不做解釋,我只描述事情和講講自己感受
無論是參加還是沒參加過我們峰會的人,對這次峰會肯定有不同看法和收獲,對于我自己,我的收獲就是見證和參與了一次以RED設計中心名義舉行的第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設計峰會,了解到原來辦一場分享會的不容易,認識了很多來自四海八荒的朋友,他們都對設計、對生活、對人生職業發展不同見解和看法,跟他們不經意交談中,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無知,逐步清晰自己今后的發力點,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吧。
玩,也是一種態度
小火,這個在設計圈挺有名氣的名字,可能不同人對他有不同印象的認識 (微博傳送門:小火)
在我畢業那年有幸參加一次小型設計聚會,那是我第一次見他,一個蘑菇頭,性格直爽,開朗愛笑的北京漢子,那是第一印象。
后來到了RED設計中心后,我才再次與他相遇,不過他是大忙人主要時間都在北京,定期過來廣州出差。
越來越接觸就覺得這人有意義,有趣。有趣是判斷這人過得爽不爽的關鍵詞,一個人要有趣,才能活出自己精彩,這是我的理解。
我這里不一一介紹他的簡歷,你們自己去研究。我只是知道他喜歡玩,而且玩得很好,他愛玩珠子,愛玩滑板,愛玩攝影,玩拍戲,愛玩很多有趣的東西。有人說玩就真的只是玩玩,三分鐘熱度,他的玩跟別人不同,他是真的付出時間和精力去認真學習和專研。曾經有次,記得我跟幾個小伙伴隨他去戶外攝影,他超級認真的教我們要注意什么,講得很專業,他自己桌面才時常擺放各種攝影的書,也組織帶領我們在花城匯舉辦過一場精彩的攝影展 (傳送門:街頭)。所以他的玩是真的玩,投入時間精力去玩,有人說我喜歡繪畫,我喜歡攝影,然后又說工作忙,沒時間學,各種借口,但是他不忙么,他其實也忙 ,各種事情把他時間不斷碎片化,但是因為熱愛就不斷堅持,不會忘記。
玩是態度,也是一種毅力的體現,他現在玩健身,玩了大半年,從一個比較消瘦的身材,變成一個強壯的肌肉男。他告訴我們那段時間,他通過舉鐵各種運動,每天運動一個小時多將近兩小時,不斷折磨虐自己,才有今日你們看到強壯健康的身體,一切成就的背后都是汗水的堅持。
不管你們想做什么,請勇敢玩起來,把它當做一場愉快的挑戰,以樂觀的態度玩起來吧,堅持玩到底!
小火:做些有意思的事情
我們在一起,感恩
峰會過后,最后我們的大BOSS拉了我們開了一場鼓舞人心的總結會,他講了很多東西,但是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是閃屏女神思思(傳動門:思思)的話:“ 當我們介紹自己的時候,再也不用說我是UC設計師,而是介紹我是RED設計師”
為什么只是換一個頭銜稱呼,感覺卻遠遠不一樣,其實歸根到底是榮譽感,把自己稱呼成一個以產品開頭的設計師,和一個以設計中心開頭的設計師價值遠遠不同,前者代表你只是一個出名app產品的設計師,后者代表是你是一個有名氣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后者意味著你可能創造的價值遠遠不止一個app,一個產品,代表著你能創造更多有影響力,有價值的設計和產品,能影響的是更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猶記得當初畢業后,換工作的彷徨和猶豫,最終放棄其他誘惑,選擇進入RED設計中心,感覺是我目前做過最正確的決定。因為我畢業時候求職寫的愿望是希望自己參與的設計是影響千萬萬萬的人(那時覺得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純粹寫來鼓勵自己),后來我發現這夢想不知不覺中實現了,當時吸引我的進去是能與更多愛設計的人交流。
其實設計師是一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又獨自在高樓的職業,他既要關注研究用戶的生活習慣行為,考慮用戶體驗,感同身受,同時又要跳出部分低俗大眾審美,尋找到藝術與理性的結合點,獨自孤單在奮斗,在思考,所以如果能有一群同類在周圍互相打氣,交流鼓勵,那是多么幸運又快樂事情。
因此不管我們是在小公司獨自廝殺,還是大公司合作奮斗,我們還是能在線上討論學習,線下參與更多交流活動,一起學習設計理念、規范、動效、插畫、字體設計等等UI這行所有必須的技能,彼此共同見證對方的成長和進步,因為設計我們在一起,感恩更多挑戰,更多競爭,更多機會的移動互聯網行業
感謝耐心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們,不知道能否觸碰到你心中的一根弦,希望你們無論處于什么階段,都是抱著勇于挑戰困難的開放心態,用自己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天地,玩出自己私人定制的精彩人生
大會的分享內容比較多,請耐心等待我們整理出來,謝謝大家,想了解我們峰會的內容介紹以及更多我們的小故事持續關注我們的微博 ?傳送門:UC優視RED設計中心 ?官網 傳送門:RED設計中心 ? 微信公眾號 UC_RED
相關招聘小鏈接(社招可私信我內推):
阿里文學營銷設計實習生 ? ?阿里文學視覺設計實習生 ?阿里移動高級UI視覺設計師
你所想即我所思:2017R.E.D體驗設計峰會調查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