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fā)現(xiàn)徽州美,吃吃走走啪啪啪。
今兒和羅友們參加了維度Wedo美食徽州行,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黃山西遞,整個村子都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
D1
開車路上,都是霧霾,不知不覺睡著了,醒來特別累,打開門,出去上廁所,走了10米,發(fā)現(xiàn)呼吸順暢的很多,空氣好的都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突然眼前一片油菜花和白墻黑瓦,馬頭墻下小溪湍急,水里石頭清晰可見,恍如隔世。
才發(fā)覺我已經(jīng)到了西遞。
小鮑帶我們來到一個徽派建筑里吃飯,門頭看起來很平常,沒有大官或者大商人的感覺。
進去才發(fā)現(xiàn)它始建于清朝康熙的末年,有五層馬頭墻,是西遞最高的建筑。
中餐,吃了野菜五加皮煎蛋,一種從未感受過的味覺體驗,還有河里的小野魚,毛豆腐,都挺好吃。
吃完去往客棧,這個客棧也是古建筑,有個百年牡丹,還有古代的空調(diào)系統(tǒng),冬暖夏涼,正大綜藝都來采訪過。
行李放下,我們來到清心閣茶社,體驗炒茶的樂趣。
把剛采下來的黃山毛峰的放到鍋里,葉子還是嫩綠的,充滿水分,右手來回抓起,翻炒,反手把它撒開,讓綠茶均勻的受熱,感覺跟我最擅長的蛋炒飯差不多。
唯一的不同是鏟子,炒茶,是用手作為鏟子感知溫度火候的藝術(shù),為了藝術(shù),我被燙了好多次。
看我挺慘,老板給我泡了杯頭采黃山毛峰。
全部是芽頭,茶樹吸收日精月華后生發(fā)出的第一批芽頭!在玻璃杯里上一層,下一層,鮮爽香嫩。
立春的徽州,我喝到了春天的味道!
這里的毛峰是西遞周邊的茶青做的,高山的茶葉還沒有長好。
老板說采高山茶很危險,在懸崖峭壁爬上爬下,飛檐走壁去去就來。
一杯好茶,真的是來之不易吶。
之后我們?nèi)グ兆樱脗鹘y(tǒng)的包粽手法和烹飪技巧,菜籽油加竹筍,再加上腌制過的肉,最后用柴火燒起來。
教我們包粽子的是張奶奶,健談、開朗的她是西遞粽子界的大神,西遞大部分人包粽子都是跟她學(xué)的。
我知道我這笨手笨腳的人怎么也學(xué)不會,于是在旁邊故作鎮(zhèn)定地裝著比,喝喝茶。
趁著粽子沒熟,我就在村子里面瞎轉(zhuǎn)悠,見到許多來此寫生的大學(xué)生,一個妹子的畫板上有油菜花一片,哎?在哪?
于是我往遠方走,漸漸來到村子邊緣,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亭子,特高,爬上去才發(fā)現(xiàn)里面豎著幾個字,最佳觀景點。
這里可以縱觀整個西遞,一個被金黃油菜花包圍的古代村落,如果明天早上起來早的話會再去一次,我想會有云海,特別期待。
晚飯,吃了臭鱖魚、火腿筍干,當(dāng)然這些都不重要。
最好吃的當(dāng)屬土雞老母雞湯,那個雞湯特別鮮,如同綠茶一樣鮮,據(jù)說是燉了兩個小時。
之后回到了宿舍,這里晚上沒有什么項目覺得,挺枯燥的,不像西塘烏鎮(zhèn)那邊,晚上有酒吧。
也正因為如此,西遞還保留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tǒng)。
美好的一天。
吃撐的一天。
立七夜話,每日更新,來到徽州,這是第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