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提問:老師,2022 年的職場大環境適合裸辭嗎?
我的回復:
直接說是或不是,你都會有點小情緒。
Yes,工作難找;No,工作過程不愉快。
所以簡單的是和否沒辦法說服我們的內心,咱們可以坐下來盤盤。
討論前有兩個大前提假設:
1、你的個人價值要在某份工作中實現。
2、你始終需要工作已實現資源和需求的平衡。你暫時還沒有實現財富自由,所以你需要一份工作維持生活和發展需求,富二代躺平無欲無求不在討論范圍;
所以裸辭后你最終還要找工作。
我們以婚姻為比喻的話,你現在看另一個人怎么都不順眼,厭惡讓你沖動,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一、第一個視角:跳槽的代價
說到具體到一份工作,如果要拆解為三個維度,包括行業、企業和崗位。即:
工作 = 行業 + 企業 + 崗位
我們的職業發展,也從這三個維度開始積累,我們一起來看看。
1、行業積累什么?
(1)內部信息
也就是你在這個行業中才知道的內幕、你的親身經歷、你總結的方法、你聽說的故事、你得到的消息,都是內部信息。舉個例子,外行人開餐館,大概率會失敗,因為他不清楚餐飲業的很多潛規則。
你對一個行業的認知決定了你大概在這個行業里面做多久。
你要理解這個行業的內部運作模式是什么,它這個行業的生意本質是什么?待得越久,你對一個行業的理解就越深刻。
具體分析方法可以用PEST分析、SWOT分析等。
(2)圈子人脈
圈子就是你認識的人,上游、下游、競爭對手等。
人脈和圈子最大的不同是,人脈間可以有相互交換的資源,能夠相互幫忙。我有強東哥電話,我們都是人大校友,我牛不牛逼?也沒啥牛逼的,因為我給他打電話也是求他幫忙,我啥也幫不了他,最多照顧照顧京東的生意。這不叫人脈,叫抱大腿。
在行業多年,只要留心,就能積累自己的人脈和圈子。
2、企業積累什么?
(1)職業背景
大廠、華為等企業背書會給你未來找工作,可以讓你未來更值錢。
(2)職業素養
不同企業,會把我們訓練成不同類型的人。
比如外企,會更加精致,外語作為工作語言,會在生活中不經意表露;民企,更加務實,追求效率和效益;國企,沉穩、守規矩,開會帶著保溫杯。
又比如會計,嚴謹細致;工程,多目標管理;設計,規范流程;金融,資源整合;互聯網,產品思維、快速迭代升級等。
(3)晉升機會
需要考慮硬指標和軟指標,想要獲得提拔,一個看業務能力,一個看忠誠度。
業務能力可以用KPI衡量,忠誠度只能看服務時長。
想要在企業做到高管,能力和忠誠缺一不可,因為打工人永遠逃不掉的是面對老板的信任,老板信你才有機會,老板不信你永遠都沒機會。
3、崗位積累什么?
(1)知識
崗位知識,包括崗位經驗。
(2)技能
崗位技能,包括溝通、管理、演講、寫作、協調等。
(3)氣質
崗位多了,就有了崗位的“范兒”。好為人師、邏輯理性、熱衷技術、開拓進取,不同崗位會把人塑造成不同的崗位狀態。
了解了工作積累的本質,這是工作對我們的價值,新舊工作我們都可以做一個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跳槽的代價。
最糟糕的跳槽是什么?
結果顯而易見,那就是三個都換,換行業、換企業、換崗位,這意味著你完全放棄了過去的積累,從零開始。行業人脈圈子用不上了,技能重新學,企業縱深和忠誠度重新積累。
可能有人會問,我跳槽也會漲工資啊,這里大家有一個誤區,可能員工的工資增長是階梯性的,不是每年都漲,一般3-4年漲一次,當你跳槽時,就意味著放棄了之前的時長積累。
所以最好的轉換方式是什么?
只換一個。
代價最小的轉換是只換崗位,即內部轉崗。其次是轉換企業、轉換行業。
所以,你能接受的跳槽的代價是什么?
二、第二個視角:沉船逃生之旅
假如你是船長,現在你的職業是艘船的話,這艘船快要沉了,可能需要逃生,你來求助。
1、先明確一下,你來干啥?是要看看船到底漏沒漏?還是明確漏了是跑還是補?還是明確要跑往哪里跑?
2、再看看船到底漏沒漏?
怎么知道漏了?看到漏水了嗎?還是聽說的?
區分事實和觀點
3、還是明確漏了是跑還是補?
什么情況可以補?什么情況必須跑?
要明確自己要什么(價值觀)
除了跑和補,還有別的可能嗎?能不能上別人的船?叫大家一起補?
4、還是明確要跑往哪里跑?
盤點一下身邊有啥?錢?物資?人?
這些東西能夠支撐多久?
周圍有哪些地方可以跑?(生涯四看)
跑的時候遇到大風大浪怎么辦?
5、知道了要干啥,問問下一步開始要做什么以及有什么風險?是否需要支持?
如果沒有想清楚以上五個問題的3個以上,基本上跳槽再找工作對你來說,跟賭博無異。
三、今年大環境適合跳槽嗎?
單純從環境來說,今年就業形勢很嚴峻,其實你內心是有答案的。
如果問這個問題,說明你對以上問題思考不夠清晰,不建議跳槽。
如果想清楚了,恭喜你在人生選擇上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祝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