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周五,晴
什么力量促使間歇性懶癌患者開啟簡書? 今天,并不是什么特殊日子,除了天有點藍。
11:00am,輕重緩急短暫處理完郵件。A株式會社的業務窗口中田san如期來電:接我們考察/見學工廠的車到樓下了。一般情況我是寧愿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的,畢竟任何事麻煩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會感到不安。然而中田san說我們自己是找不到滴!(*/?\*)
特朗普來了又走了,所以出城的路并不算擁堵,但比起記憶中的松山湖,卻算得上‘’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速度了。還好,今天,天很藍。
業務窗口的中田san,文文弱弱、秀秀氣氣、溫溫柔柔的90后妹紙,剛成家,和長跑了五年的男票修成正果。
滿頭銀發的老司機田島san,再三向我們強調他是地地道道的東京人,和要去的村廠不同。年輕時滿世界看世界,笑說成大叔后就很少再出國旅行了。
東京著名景點‘’人工陸地-臺場‘’。臺場也是三個月前初來乍到日本,本地同事帶我溜達的第一個景點。不同于那次我們站在臺場望彩虹大橋,現在是行駛在大橋、回眺臺場。
(下圖download自網絡)
和同事討論著東京的房價,誰誰在臺場入手了兩套房...一剎那想起去年夏天某次坐‘’保安隊長‘’的豐田霸道去凱悅酒店和同事們聚餐,也是類似的話題。不管有沒有話題、熟悉不熟悉,聊聊房子總是不錯的選擇。獲取一些并不在意的訊息和見解,時間就這么飛快過了。
貌似也就這么一溜煙功夫鉆進了隧道,伴隨隧道有節奏地一閃即逝的燈光,我倆都昏睡過去了,再醒來時已是陽光明媚的出口,有一種久違了的高質量國內午休既視感。
田島san告訴我,剛剛是海底隧道-東京灣水隧道。
豆知識:東京灣水隧道于1997年開放,大大舒緩了東京圈逐年增長的交通壓力。值得一提的是,隧道工程的掘進是在長距離、高水壓的軟弱粘土層中進行的,條件之苛刻也是世界隧道掘進史上所少有的。
中文名:東京灣水隧道
外文名:Tokyo Bay Aqua Tunnel
開放時間:1997年
全長為:15.1公里
ほたる小憩,又一景點!領導啊,寶寶們真不是出來玩的(*/?\*)
中田san指著海對面告訴我,那是東京、那是橫濱,天氣好的時候,哪能望見天空樹......然而除了跑步,宅一族的寶寶并不在意那些。孤零零站立在欄桿旁的望遠鏡,一秒把我拉回了去年參加濟州島馬拉松的那次旅行。
一家海鮮館,如今素食主義的寶寶,吃了一碗白米飯一點蔬菜,海鮮湯也換成了大醬湯;在我的極力堅持下,終于勸服中田san吃掉了我碗里的天婦羅。雖然我不吃肉,但浪費也是不可原諒的罪過。
吃飽喝足再出發~
大農村的景象并沒什么不同,除去房子。身后呼嘯而過的大自然是讓人忍不住想起外婆家...曠野靜謐,秋意漸濃。
穿過大海、群山、海底隧道,終于到達了地處大農村中央的工廠!出門迎接的是兩位六十多歲的老大叔。與其說‘’迎接‘’,不如說是被營業喊出來的吧(PS: 日企車間老主任的地位高于營業并不稀奇。)
征得老廠長同意后,寶寶拍下了這張照片。
老廠長帶我們去了二樓的接待室,無論是一樓等候室還是二樓接待室,桌椅均是統一材質、色系,看得出并不昂貴,卻也還雅致。二樓接待室的裝潢極其日式冷淡風,諾大的房間中央對稱地放置著茶幾和沙發,周圍空無一物;墻上的一大副向日葵畫點亮了整個沉悶而略嚴肅的房間。透過旁邊的窗,由室內望去遠處的群丘顯得愈發靜謐。
(PS: 后續交流比較費腦,整理中)<(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