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的選擇匯聚在一起最終形成了我們的現在。
人生就是不斷地處在十字路口,不斷地選擇,不斷地向前,最終形成了我們的現在。
什么時候讀書,什么時候談戀愛,選擇什么樣的工作,選擇什么樣的城市度過余生,或許選擇的那天顯得孤獨苦惱沉悶,那時候站在十字路口的我們,總覺得陽光刺眼,天氣干燥,在日記本上留下的也是無盡的煩惱與糾結,事后回想起來,那就是人生的巨變啊,那就是生命中翻天覆地的改變啊,而在當時的我們是如何都沒有料想到的。
在我的記憶里,堂姐是一個非常獨立的人,我們家是在北方的小城里的,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我們,我們的世界就是門口那一條望不到頭的水泥路。在我初中,堂姐高三的時候,有一天傍晚,她很開心的拿回來一面紙,她反復的給我說她以后要去廈門,一定要去廈門讀書,我說為什么,她說因為一年四季春暖花開,反復給我讀紙上的話:如果上帝寵愛一個人就把他輕輕地放在廈門。
為此,一項很是刻苦的她更加的認真了,她每天都要看一遍看一遍自己拿回來的那張紙,高考結束后,堂姐的成績出省是沒有優勢的,在省內的話會更利于選擇學校和專業,但是她執意要選擇廈門的學校,伯母氣的哭了好幾天,總覺得閨女從來沒有出過遠門,自己也照顧不到。可是堂姐信誓旦旦的說她以后還要考研究生的,會考回去的,伯母也算是舒心點了,就這樣堂姐去廈門讀書了,那時候的我們哪知道,這個選擇才是開啟她人生的最重要的選擇。
直到最后,堂姐自己也說,冥冥之中注定的,既定的命運,不一樣的選擇,我們只是通過那些大的小的不斷地選擇靠近我們的命運而已。
去讀大學的堂姐,每次回來都是不一樣的感覺,有時候意氣風發,有時候春頭喪氣的,但是沒有改變的是她從來沒有后悔過自己的選擇。堂姐在最后,并沒有考研,與此同時還在廈門安家立業了,伯母最后也沒有再用哭來表達不滿和拒絕了,我聽她說堂姐是:死丫頭還是按照自己的心意來了。
多年過去了,堂姐過的不錯,堂姐夫生意不錯,一家子也是其樂融融。可是堂姐就沒有遺憾嗎?伯母離開的時候,堂姐是沒有見到最后一面的。堂姐回來的時候,兩眼通紅,因為是在冬天,我能清楚的記得她干的脫皮的嘴唇和那深陷下去的雙眼,感覺一輩子的懊悔就在當下隨著喉嚨的撕扯和眼淚的流下一下子釋放了。
大家都心疼她,說她臨了沒有見我伯母一面,但是我能清楚的感受到堂姐的委屈與不安,就像是她曾經給我說的一樣,生命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這么選擇的,這就是我的命,但是我沒有做好一個女兒能做的,一切的得失老天爺清楚的很。
隨后的日子里,堂姐也很少再回老家了,大家都忙,各顧各的忙著自己的小日子,只是偶爾逢年過節的時候,堂姐會給我母親打電話說說話,然后我哥會給她寄一些特產小吃什么的,每次收到好吃的,堂姐的電話會更加的頻繁,有時候接到電話的我,隔著幾千里都能感受到她的欣喜與落寞。
人生就是這樣,老祖先說的話是對的,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
我們之中,很多人都是被拖著走的,當被拖到十字路口,懵懂無知的我們,在第一次選擇之后,內心的迷惘與不甘,那些對生活的懷疑與向往,那些對生命的無數的揣測與敬仰,在經歷過第一次之后,變得如此的渺小,只是覺得那就是生活中的常態,那就是人生的常態,內心的疑惑也是一點一點消失殆盡,留下的就是滿目瘡痍的現實,我們稱之為人生。
從來沒有人會不后悔自己的選擇,畢竟每個選擇背后掩藏的是代價,是赤裸裸的不等價交換,因為我們是無法衡量得失的,總盼著心里的失落少點罷了。身邊不乏那些把早知道掛在嘴邊的人,請不要對他們不屑一顧,因為他們心里期盼的東西都沒有得到,只能無辜狀的感嘆早知道了。
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會對沒有走的的那一條路念念不忘吧。畢竟十字路口那么多,哪一個都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