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童星艾米麗?王嘉寶唱的《醒來》,清脆的歌聲如穿越山谷般的空靈,帶給心靈如清風細雨般寧靜的感受。歌詞第一句就是: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前一刻還生龍活虎的一個人,斷了呼吸,便離開了這世間。一位很近的兄弟,比我還小一歲,就在昨天離開了這世間。我們倆女兒在一個班上,雖不經常見面,但常有交流。很陽光很Nice的大男孩。有時候看見他和女兒玩笑的身影,不覺得是年過40的父親。學?;虬嗉売惺裁垂ぷ?,只要他有空,一定到現場出工出力。對工作對家人,都是一如既往的付出。印象深刻是我們二年級的時候做萊雅琴,忙活到半夜兩點鐘,他放下手中的木工,還要去加班。后來因為工作調動去了深圳,去年11月的時候在村里碰到他在夜跑,人干瘦得厲害,有些詫異,不禁問他,他回復說因為鍛煉的緣故。或許,那個時間便已是身體有了障礙。年后獲悉他被確診胃癌,晚期。當進醫院時便已無法手術治療。從檢查出病癥到離世短短不過一年。昨天在醫院看到他臨終的面容,枯瘦的臉龐,纖細的手腳,只在眉宇間遺留著原來的英容。原本極帥的一個人,在病痛的折磨后的臉龐,令人不忍側目。親見一個年輕的生命離你遠去,心底的傷感糾纏,兩日間如同揉爛了千張紙,不甚唏噓!
人生,就是一段從生到死的旅程。我們絕不知道從何而來,也不知會向哪而去。兄弟在病時頗為糾結,西醫無法手術,化放療明知是與虎謀皮但卻不得已為之。我和朋友們介紹各種治療手段,但因各種原因還是選擇了最正常也最無常之路。正常是因為這是世間最普遍的治療手段,一刀了之,或細胞通殺之;無常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延續這個療法能帶給生命的時間是多少,當然任何一種醫療手段可能都無法知道生命可能會有的變化,可以存續的時間。但我始終認為,醫學治療的選擇會決定我們對待生命的認識。比如,你選擇西醫治療,便是在對抗這生命和自然,一刀切下,病兆離你遠去,大抵是病人尤其是惡病病人最直觀的想法。但是,遺憾的是一刀或許能夠切除病兆,但是永遠無法探究深層次的病因在哪里?而放化療的治療,細胞好壞皆殺的結果便帶來身體整體免疫功能的崩潰,如果體格強健,那還能慢慢恢復,但若體格孱弱,便隨之墮入無底之境。選擇也是生命的緣分,這一世或許緣盡于此,也不是什么壞事,但生命的可能性便在這選擇間葬送了未來。
一年多與自然醫學,順勢醫學的接觸,探悉生命療愈之路有更多自然的方法。與西醫不同的不是對抗性治療,而是順應身體、自然的變化,在系統中調理,在自體免疫的提升中,實現自然健康的轉化。這需要我們先從幾十年主流西方醫學的解構主義中跳脫出來,重構對身體、自然、社會的關系鏈接,去到系統中,通過完整性關聯性找到病癥的根因,然后輔之以飲食、作息、運動配合藥物的自然康復。當然,所有這一切,建立在對自我身體認知的基礎上。所以,對自己好一點,經常關照自己的身體,注意到身體的變化,才能夠走向自然健康之道。
想起年前去臺灣考察自然醫學,本確定今年重點在自然醫學的大陸推廣傳播的方向和路徑,但后因為種種原因,中止了自然醫學公益圖書館的眾籌。或也是自我心力的不足。這兩日思維,還是需要回頭重走自然醫學推廣之路,因為這是一個可以救助眾生的事業。如兄弟般健壯小伙,如果早日發現病癥,或許不會走向今日之結局。放下一己之得失,為天下人更多的健康之道,是值得用后半生去投入和付出的事業。當然,今天已經在踐行的眾籌有機生活,也是這條道路上的路徑之一。
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雖從輪回視角,或許有百千萬劫,但每一次都是完全不同的經歷。這一世,愿與有緣者共聚,為減少更多世間人的病痛折磨,為更多人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一起努力去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