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鎮(zhèn)上存在著這么一個神奇的雜貨鋪,這里的主人能為大家回答各種各樣的疑惑,而后大家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那么,他是如何解憂的呢?
很多人覺得給別人建議是一件很神圣很困難的事情,覺得這應(yīng)該要是一個看破世事的人才能做的事情,然而東野圭吾這位作家給的答案卻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解憂者。
解憂雜貨鋪的主人只是一個沒有出過遠門,只過著平凡日子的老頭。他沒有淵博的知識,也沒有豐富成功的經(jīng)歷,但他卻能真誠的為提問者思考,并給予理智的深思熟慮的回答,并且確實幫助了不少的人。作者的整本書處處鋪墊,一層一層揭示,最后我們看見的這種神奇的解憂能力其實僅僅出自于普通人的筆下。
書的開頭的幾個小偷的回信與對話就已經(jīng)揭示了解憂的本質(zhì)其實只是幫助詢問者確認自己還有猶豫的決定,然后讓詢問者更加堅決的作出決定并義無反顧的走下去。運動員本就強烈的希望參加奧運會,并且也知道患絕癥的男友也希望自己這么做,只因社會道德的壓力而陷入猶豫。因此不管回復(fù)者是表現(xiàn)得全力支持還是強硬的批評,她都認為解憂者是希望她去努力訓(xùn)練,參加奧運,然后決心的選擇這一條路,無怨無悔。
選擇并不是必然的存在哪個更好,而是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心所向,并義無反顧的走下去,最后在自己的價值觀框架中都會是最好的結(jié)局。
因此說每個人都擁有著成為別人的解憂者的能力,因為重點并不在于解憂者,而是詢問者本人。只要你能設(shè)身處地的思考他人的問題,并且給出你認為的回答就好。
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自己的解憂者呢,聆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自己和自己認真問答,我們就能找到最適合的路徑去解決眼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