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了馬上到了,味道君這個吃貨界的老司機帶小伙伴們游覽下我們偉大祖國的幾種非常有特點的粽子,話說還是很佩服四川人對辣的嗜好的。
粽子之王--嘉興粽子
嘉興為我國粽子之鄉(xiāng),在嘉興家家戶戶每天都吃粽子。
它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還流傳著許多古老民謠如“南門大粽子,西門大靴子,北門米販子,東門叫花子”等,更有一家我國目前唯一的嘉興粽子博物館。
很多嘉興人說,他們的一天是從一只粽子開始的,還有許多的海外游人因一只粽子記住了嘉興這個地方。
種類最豐富--廣東粽子
廣東粽子種類、餡料都特別豐富,有很多很獨特的粽子,不過還屬肇慶裹蒸粽名聲最響。
肇慶裹蒸棕,用本地特有的冬葉、水草包裹。當(dāng)?shù)厝苏f,用大冬葉裹粽來蒸,粽子特別嫩滑、甘香。制作完成后的裹蒸粽如同金字塔一般,每只重約一斤,它的餡料主要以糯米、脫衣綠豆等為主,用特制的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時,熱食時清香撲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還有客家的灰水粽,也是十分的奇特,不過在云貴一帶也有類似的做法,外形扁平帶植物清氣。
客家灰水粽,堿水粽子的變種。外形看著扁平,并不像其他的粽子般“奇峰突起”,一只約有半斤左右。客家灰水粽所用的堿水,是用天然植物燒成的。在客家話里,這種植物叫做“布驚”大約是黃板樹一類的東西。把“布驚”和黃豆苗、稻草燒成灰,再把灰用水煮,把濾出的灰水和裹好的粽子一起放入鍋中,細火慢慢煲,讓灰水充分滲入每一粒糯米,這樣粽子肉就帶有黃板樹、黃豆苗、稻草的濃香味,還能幫助消化。
北方典型--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其特點是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
北京大約可分為三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煮熟后蘸白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小棗具有舒筋活血、降低膽固醇的功效。第三種是豆沙粽,還能清熱解毒。
歷史最悠久的粽子--西安蜂蜜涼粽
蜂蜜涼粽子始于唐代,史籍中多有記述。在長安長大的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中記載:“庚家粽子,白瑩如玉”。
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里,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吃起來筋軟涼甜,芳香可口,沁人肺腑,別有風(fēng)味,不過感覺有點像切糕呀~
最傳情的粽子--杭州雌雄粽
在杭州的余杭塘棲鎮(zhèn),粽子是分雌雄的,“雄”粽是三角粽,“雌”粽是四角粽,也叫“斧頭粽”。
里面的餡也是不相同:“雄”粽不放餡或者放藕絲,“雌”粽裝紅豆餡或者是肉。老塘棲人回憶說,30多年前,粽子是作為定情禮物來贈送的。年輕人參加塘棲的“軋蠶花”,類似于相親大會。小伙子就帶著‘三角粽’,姑娘隨身帶著‘刀斧粽’,小伙子看上誰家姑娘,就把‘三角粽’遞到姑娘手中,如果姑娘中意,就會把‘刀斧粽’回贈給小伙子,然后一場淳樸的婚戀就開始了。
最辣的粽子--四川辣粽
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辣粽,工藝復(fù)雜,其口味當(dāng)然獨特。
先把糯米、紅豆浸泡4至5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接下來煮粽子,加冷水,大火燒滾,再用小火燜,讓粽子留在里面自然冷卻就做好了。如果去四川,是一定要去當(dāng)?shù)貒L嘗這種特殊口味的辣棕哦,特別推薦椒鹽豆粽和辣椒熏魚粽,吃完辣出一身汗!
不僅我國有吃粽子的習(xí)俗,
很多歪果仁也吃粽子~
有吃過的小伙伴歡迎來科普下味道~
日本粽子
日本的端午節(jié)在5月5日。他們用磨碎的米粉做粽子,粽子的形狀像長錐的形狀,餡料大致有水果、蛋黃、魚片等不同種類。
越南粽子
越南也是在陰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jié),在這一天,父母會給孩子們準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線編織的吉祥符。越南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取“天圓地方”之意。餡料由綠豆、豬肉和胡椒粉等,口味十分獨特。
新加坡粽子
新加坡人很喜歡花,他們把粽子也包的精美無比,有客人時,新加坡人就會端來花汁浸染的粽子請客人品嘗。這種花汁粽子是用綠葉包成多角形狀,只有雞蛋那么大小,色澤誘人,吃起來味道清香可口。
點一點右上角藍色的“+關(guān)注”,獲取更多營養(yǎng)健康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