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們小區(qū)對面新開一家“山西刀削面”,引起了我的注意。
記得山西是面食之鄉(xiāng),面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為有名,可謂“面食之王”。
有內(nèi)虛外筋、柔軟光滑、易于消化等特點,與北京炸醬面、河南燴面、湖北熱干面、四川擔擔面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面食”。
于是,每天下班路過都會瞅一眼,看食客多不多,其實心里癢癢的,就是想去嘗嘗味道好不好吃。
最終還是按耐不住心中的那份好奇,走進了“山西刀削面”館,跟老板要了一碗刀削面,就坐在那兒靜靜地等待。
我注視著店里的削面師傅右手持刀,左手把面,對著湯鍋,一刀接一刀,靈巧地上下?lián)]舞,面葉仿佛空中翻飛的蝴蝶,刀刀都險險地擦過手指,卻永遠不會削上去。
銀光閃閃的刀口吞吐著粉白的玉片,削出的面葉兒,一葉連一葉,恰似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一道弧形白線。
面葉落入湯鍋,湯滾面翻,面葉好像銀魚戲水,縱身翻越,晶瑩的水花落到鍋沿上,面葉又呼啦啦叫著滾回鍋里去。
不一會兒,一碗香噴噴的刀削面便放在我的眼前,一根根白嫩細滑的面條浸透在米黃色的湯中,一根根青菜浮在上面,佐以各種調(diào)味料,添上一勺香辣美味的牛肉絲,吃著甚是過癮啊!
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起關于刀削面的傳說:相傳當蒙古族入侵中原后,為防止?jié)h人起義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并規(guī)定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切菜做飯時輪流使用。
一天中午,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就順手撿起來揣在懷里。回家后,老漢取出鐵皮,就用這個切吧!
他把揉好的面團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飛入鍋中后不住地翻滾,很快就煮熟了。
老漢把面撈入碗中澆上鹵汁,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后再也不用排隊取廚刀了,就用這鐵片片削吧。”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
還記得前幾年到四川射洪縣出差,和幾個同事在大街上散步,一個稍微偏僻的街角,看到一個刀削面館,毫不猶豫地進入面館,要了一碗刀削面,囫圇吞棗地吃起來,感覺在刀削面里加入辣椒和花椒,吃起來麻麻辣辣的,特別過癮。
在出差那一段時間,我們便成為那家面館的常客。至今已經(jīng)過去好幾年了,但那種味道在記憶中還是久久不能散去。
后來到外地出差,不管走到哪兒,都會不自覺地尋找品嘗過刀削面,仿佛刀削面就是自己心中的一個結(jié),每一次遇到就想吃,吃了還想吃,永遠也無法解開。
很多東西可以在記憶中淡化,但你的舌頭和胃總是會不屈不撓地想念她的味道,這完全是無法遏制的。
對刀削面情有獨鐘,品嘗過得的刀削面至今保留在味蕾的記憶中。刀削面質(zhì)樸卻蘊藏著生命的智慧,久遠卻是揮之不去的味道。
每次吃刀削面都感覺幸福始終伴隨在那濃濃的香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