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何偉的《江城》,馬不停蹄的又找來他的另一作品《尋路中國》。《江城》讀起來更溫情,何偉投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暖心而真摯,但也不乏思考與觀...

收錄了3篇文章 · 162人關注
看完何偉的《江城》,馬不停蹄的又找來他的另一作品《尋路中國》。《江城》讀起來更溫情,何偉投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暖心而真摯,但也不乏思考與觀...
在看《江城》寫到三峽水電站部分的時候,正好在旅途中,五個小時的動車,窗外飛快閃過的田地,村莊,高樓大廈讓我很恍惚。現實中一切變化得那么快速,現代...
從《江城》到《奇石》:一個外國人的中國書寫 何偉,原名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1996年參加美國“和平隊”組織,來到中國...
從《尋路中國》開始,我開始注意到何偉,直到現在的《奇石》,這是一本關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文集。我在簡書的一篇文章《大老鼠和小老鼠》就是從《奇石》中...
何偉的第二次演講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在一個書店二樓的空曠場地上,聽眾們圍坐在何偉周圍——一部分人是直接坐在地上,我恰好位于其中。這就形成了一個相...
專題公告
彼得·海斯勒 (英文名: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偉),他成長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美國作家,著作有關于當代中國的三部曲。
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歐洲三十國,畢業后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海斯勒散見于各大雜志的旅游文學作品,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游寫作獎。
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記錄了1996年至2007年的中國,所寫的都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
展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