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工資卡上面單薄的幾個數字,每次逛街新款的衣服總是那么吸引眼球,心里總有那么點失落。想著自己也是月光族,總想增加點收入,改善生活質量。高尚一點的說,是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可殘酷的現實就是要有錢,才是王道。
我們可以嘗試與命運的一次"博弈"如果不去創業,未來的生活可以想象的出來,一眼就望到了頭,可我們很多人雖然眼前的現狀無法接受,還在"忍氣吞聲"地過著晚上想著千萬條路,第二天推著自行車走原路,這無異于"坐以待斃"。
當然,創業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包括未來可能獲得連你都不敢相信的成功和輝煌。
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可以分為5個層次,分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現在也正是一個好創業的時代,特別是我們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后,創業流程不斷簡化,創業的門檻也大為降低。如公司注冊、稅收優惠、注冊資金等等。特別是針對大學生創業還有貸款扶持等等一系列適合創業的條件。
創業離不開自己的興趣愛好。當年比爾?蓋茨創業時,就是對計算機軟件的好愛,于是選擇了創業,但是,他在創業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能通過創業成為世界首富,從而也書寫了一代創業的神話故事。
馬云選擇創業,是因為他喜歡實現人生價值,那時他作為一名教師難以讓他實現抱負,于是他利用自己的特長創業做翻譯社,不景氣的時候還開過花店。后來有一個機會去美國討債,無意中發現了互聯網,于是又創業做互聯網,再后來就有了我們熟悉的電子商務,阿里巴巴等等。
這樣成功的企業家中不乏其人,大有人在。比如柳傳志曾經做過IBM 的代理商,沒想到后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C 廠商;還有現在華為的任正非,當初的二萬多塊錢起家,現在也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廠商。
可能你覺得這些高大上的企業家離我們似乎都太遙遠。我舉個自己身邊的例子吧。
我曾經的一位大學老師,喜歡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在那個年代,上完課回家
有點時間大家不是去打打牌就是做做家務活。
但他卻在外面做兼職,幫一個高考學校招生,因為他專業課很好,既上課又做了一個招生代理,因為他喜歡與人打交道,喜歡交往,喜歡和陌生人做朋友。
有一次,他招到的學生送到那所合作院校時,才知道那所院校由于教學質量問題被當地教育部門整頓列入了黑名單。學校也停止了招生。
他招到的學生怎么辦呢?沒有辦法,他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而且承諾自己招到的學生一定會負責到底。如果信任他,他就在老家辦一所學校教這些學生,而且保證教學質量,如果沒有沒實現承諾就退還全部學費。
就這樣他聯系了以前認識的一些授課老師和自己的同事,然后在老家辦了一所補習高考培訓學校,所有學生最后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就這樣,他的學校在當地知名度很高,口碑也好。學校也越辦越大,在我們當地他也成為了最有錢的老師啦!
所以,創業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你懂業務,還要懂管理,懂商業,懂財務,懂人際交往,懂人情世故,懂得妥協,懂得堅持,懂得自我改變。
如果你不愿為了創業而去讓自己改變,成長,那么創業可能不太適合你。那么你更適合一份實實在在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創業要能吃苦,能承受得住壓力,再大的事都要能從容應對,榮辱不驚,要有坦蕩的胸懷和百折不饒的勇氣。要拿得起,放得下,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有信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創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馬云、柳傳志、任正非、也都有創業艱難的開始,所以創業成功與否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下一個百萬富翁就是你,還等什么?祝你創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