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華的舞臺劇《三國》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諸葛亮三氣周瑜”,那一幕,諸葛亮說我只要說三句話就能氣死你。周瑜不服,讓他說。于是,諸葛亮說的是:你沒有朋友。你沒有朋友。你沒有朋友。
周瑜的辯白,那漸漸狂亂的態度已經輸了。是啊,一個被器重的將軍,怎么會沒有朋友呢?他的生日,總有人記得,雖然總是他買單;他的健康,總有人記得,雖然是想他好了以后去打仗;逢年過節,也總有人送禮物,雖然他會回送更豐厚的禮。被簇擁在人群里,每個人都以笑臉對你的假象,足以讓人快樂??墒?,一個人的時候,把人群里的那些人,一個個細想一遍。他,不是朋友。她,也不是朋友。他,依然不是朋友。
我在臺下,看得觸目驚心。以己度人,這三句,氣不死我,但足以讓我心灰意冷,對人生絕望。我沒有勇氣去審視身邊一個個的人,我害怕最終我落下的結論是那句:我,也沒有朋友。
我怎么可能沒有朋友呢?每家公司所在的下屬都很敬佩我,雖然離職后幾乎不再有聯系;曾經的客人都依然有聯系,雖然總是一大幫人吃飯,無法單獨聊天;旅行認識的人也都覺得我不錯,雖然除了他們各自的感情事件,我們不再有話題。嗯,至少還有cat吧,那么多年,我們一起旅行,一起開店,一起經歷了許多,只是漸漸從每天都見面到每天只在線上閑聊一兩句。
安妮寶貝的《眠空》里附帶的書簽上是這樣一句話:唯愿無事常相見。
多好的話,多好的定義。只是這個“常相見”于我又是怎樣的頻率呢?見了之后呢?只是吃飯?閑聊?到底要多久見面,見面之后又做什么,才是朋友?
我還看到某期報紙上做的一份關于閨蜜的專題。里面說女孩子們在一起總是談論感情,但每個人的感情或早或晚都會有歸宿,當感情穩定之后,女孩子們就沒有了話題,她們之間也就散了。而男人不同,男人們的友情往往建立于一起做事,當話題聊完了,他們還能一起做事。大概是這樣的意思。然后那期專題里介紹了各種一起做事的閨蜜們。有一起開經紀公司的,有在同為青年作家的,有一起做網站的。
我看著這篇報道,心里想著是啊,所以女孩子里,最后我和cat走了最遠,因為我們一起開過店。但那也只是曾經一起做過事。不再一起做事了,感情又各有歸宿的時候,曾經親密的關系也就漸漸疏離了吧。
那出劇里,諸葛亮也是沒有朋友的,諸葛亮一生的主題詞是孤獨。那幕“空城計”演的不是他的才智,是他的孤獨。安于孤獨的人,總能完成一些很棒的事。只是,顯得這樣凄涼。
9月30日 7: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