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篇報道說孫儷寫書法之事,展示了些她和她兒子的書法作品,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來說,看著寫的不錯,是下過幾年功夫的,孩子的字無論真假是否炒作,用最大的善意來看就是稚氣的很可愛,就此結束,偏偏在結尾作者寫了這樣一句話:“娘娘很努力啊!”讓我頓時泄了氣……
寫書法和努力有毛關系?。≡竞苡袠啡さ氖虑樵趺绰犞敲促M勁呢?!美女書法家林曦說過,“這個時代人們不需要學習或者練習書法,電腦已經能制作出很漂亮的字體……寫書法唯一的原因就是喜歡……”無論出于什么目的,修身也好,養性也好,寫書法關鍵還是在于樂在其中,沒聽說過“努力”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而獲得樂趣,修身養性的。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無論對外怎么裝,對自己總歸要心正意誠吧!明明不喜歡,拼命努著力,只為了討別人一句“你好努力哦”,虧得慌!可惜很多人在外演著演著戲,在內也“入戲亦深”,從此“戲劇人生”了。由此可見修身、心正、意誠雖說是功夫用在自己身上,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卑次业脑捴v,學做與“小人”分開的“君子之道”,在于明白什么才是光明磊落的德行,在于每日三省吾身的跟新進益自己,在于守住“至善”的底線。有了“底線”就有了“定力”,有了“定力”心自然“安靜”,“安靜”自然“安心”,“安心”才能“思慮”,“思慮”方能“得道”。儒家之道——天、地、人道也,真理、規則、規律也。和釋迦牟尼菩提樹下悟道異曲同工。
孟子曰:“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修身”亦求其放心、安心、靜心、定心而已。
孫儷作為一個演員,演技已經得到認同,作為一個明星,在行業內也已經擁有一定的地位,作為演員的基本素養這點書法的架子夠導演取景借角度的了,更多對書法一無了解的“偶像”們,導演們也能搞定,所以如果不是因為愛好的話,這點基本素養對孫儷而言夠了。
為什么還要用努力來標榜孫儷呢?大概是覺得“努力”是個好詞吧!
“努”,上奴下力,奴使力?奴之力?力之奴?……凡事加了“奴”都好不到哪里去!“努”亦有勉強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好演員的演技是往里收的,而偶像演戲基本上是往外“怒”的。前者渾然天成,需省著些給,后者就這么點存貨,自然要拼命輸出……
為什么那么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努力”這個詞是褒義詞呢?我們已經像“奴隸”一樣使力,或者淪為“力之奴隸”我們還覺得好呢?因為我們被“人定勝天”的狂妄自大催眠太久了!我們不分辨是否適合,不分辨適合切合實際,不分辨自己的優劣條件,只相信“努力就好”!在“努力”之路上跑到“虛脫”,才發現“現實”和“夢想”根本就是兩回事,耳邊才開始響起夫子講的“盡人力,聽天命?!?/p>
翻看儒家經典,未現“努力”二字,最早的《漢書》,“努力”二字用于治病,已經危在旦夕,“奴”一把就“奴”一把吧!后亦有《漢書》《晉書》將“努力”之詞用于功成名就之業上,亦讓我想起錢鐘書先生之語:“大抵學問是荒郊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p>
“俗學”就“俗學”吧!“俗人”總是更多些,人與谷沾邊即“俗”,人與山之鄰為“仙”。絕大多數人是向往著“仙”活在“俗”世中,帶著心中的“詩和遠方”茍且著……
回歸孫儷寫書法之事,實在沒有必要在標榜“娘娘努力”上下文章,說“娘娘好有品位哦“不就完了嘛!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夠自我把控的休閑娛樂愛好還要“努力”,路人看著都覺得辛苦!
人生的定位,認準方向,權衡利弊,謀“天時”、“地利”、“人和”,“盡力”而為,“盡人力、聽天命”,想要“人定勝天”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其它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聽從自己的心意吧!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不用刻意努力,也會專注其中,樂在其中,所謂意趣、意境!
用馬未都的話結尾:“樂趣很多本身就是累贅……”即可有可無,那如果還不得個樂呵,豈不“虧”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