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適區(qū),是為了更大的舒適區(qū)。
說個典型的場景。
如果安排你在幾百人的會場分享,你會緊張,焦慮,還是興奮,享受。
我猜絕大部分人是前者。那是不是因人而異?不同性格?
其實我最早上臺分享的時候,也很緊張,很焦慮,汗流浹背的那種。但多嘗試,多練習(xí),幾次之后,慢慢的就不緊張了,當(dāng)然我現(xiàn)在還是有不少臺上的問題,比如語速控制一直被詬病,但真的不緊張了,而且還會很享受這個過程。
你必須沖破自己之前的緊張,膽怯,焦慮才能達(dá)到新的舒適區(qū)。
有些人怕跳槽,怕面對新的同事和領(lǐng)導(dǎo)。有的怕轉(zhuǎn)型,怕不適應(yīng)新的領(lǐng)域和技能訴求。有的怕出國旅游自由行,怕語言障礙無法溝通,有的怕潛水,怕無法控制呼吸和壓力平衡。有的怕遷移,怕不同的城市寂寞,缺乏社交關(guān)系和人脈資源。
最初,其實我也會怕,突破過去就不怕了。
沖出舒適區(qū),處處皆是舒適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