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9月15日,周末馬上來臨,越發(fā)覺得無法跨越眼前的疲憊。唯一的辦法是把課上得有意思,這是我這學期的努力方向。
? ? ? ? 文言文的教學一直在摸索,太強調落實容易死板,太注重文學性又會讓考試出狀況。目前覺得唯一有效的辦法還是朗讀。
? ? ? ? 今天重點處理了《桃花源記》的前兩段,簡單翻譯之后,讓學生先后扮演了漁人和講故事的人兩個角色。引導學生不斷體會漁人的心理活動,設問很多,比如:
? ? ? ? 漁人“忘路之遠近”的過程是怎樣的(過程很慢,不知不覺,所以要讀得緩慢輕松);
? ? ? ? ?遇到桃花林到“甚異之”又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想象一下桃花林的美景(要有蜂圍蝶陣,要有流水落花)——學生這里齊讀“忽逢”的時候分寸拿捏得正好,伴著輕呼,桃花林就在眼前款款展開,臉上陶醉的表情讓我開心不已。我想,這就是浸潤吧,一遍遍讓綿延幾里的桃花林在自己腦海中夭夭燦燦,隱約嗅到花香了吧?抑或微微聽到了水流聲、鳥鳴聲。
? ? ? ? 漁人看到“仿佛若有光”是憧憬的,我告訴孩子們讓自己的聲音上揚,伴隨著嘴角上揚,“憧憬”的意思就能讀出來,孩子們踴躍一試,發(fā)現(xiàn)果真如此,驚喜不已。
? ? ? ? 接下來是漁人往進走的一段文字我只要求他們快讀快讀再快些,最后成了freestyle,他們自己把節(jié)奏控制得很好,也很快,玩得很嗨!
? ? ? ?講故事的人該是誰呢?剛剛演完話劇的他們,特別愿意嘗試各種角色,我封他們?yōu)檎f書先生,于是他們想象著給自己穿上長衫,手搖折扇,風度翩翩往首席一座,驚堂木一拍,故事便徐徐展開。教室里頃刻間各種說書藝人登場:老先生、女先生、單田芳、郭德綱……夾雜著拍桌子聲,爆笑聲響成一片。
? ? ? ? 玩開心了,課文也記得差不多了。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