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石板路,一道籬笆墻,一條安寧巷,和巷中飄來的一縷青團香。
? ? ? ? ? ? ? ? ? ? ? ? ? ? ? ?——題記
又是一年梅雨季,我望著這停不住的雨,思緒蔓延開來。我家在一條叫做雨桐的巷中,這里的雨是??停镏械拿恳患业脑鹤永锒加形嗤?,它們仿佛是這巷中的衛兵,護佑著一方的安寧。
每到仲春時節,便少不了一些甜點。于是,青團就登場了。青翠的艾草汁,軟糯的糯米團,成了最好的搭檔。蒸好的青團用荷葉包起來,輕輕咬一口,爽甜可口的豆沙餡流了出來,是給江南的春的一種獨特的饋贈。
印象中,奶奶總是在天未完全亮時就出去采露水、摘艾葉,準備好原料后就把炊具洗凈,準備給未起床的我一個驚喜。
我記得有一次,我聽到了奶奶準備東西的聲音,就悄悄地披衣起來。我站在屋子的窗邊,向外望去,只見她邁著矯健的步子,來回奔走著。江南的清早,總會被霧所籠罩,而那天的清晨,霧格外的重了些。隔著霧靄,我看得并不分明,可我依然能夠感覺到她臉上浮出的笑意。奶奶的笑,不是因為她的生活經歷過多少愉悅的事,而是一種平淡與安逸、溫順與知足的幸福。即使味道再淡,熔鑄在這些年的歲月中,也會像陳年佳釀一樣的香醇,所以給她的臉上暈染了笑意,心中留下了甜蜜。
直到現在,每當我回家,奶奶還會拄著拐杖,盡力地直起被歲月壓彎的身軀,只為給我蒸上一籠青團。她常說:“乖囡,買的沒有我做的有味道哩!”我后來也在慢慢地想,奶奶做的青團和街上的有什么區別呢?一樣的清甜,一樣的爽口,一樣的新鮮,只是多了一種說不出的味道——愛的味道。
所以,在這個梅雨季,我一定要回家一趟。我想撐把家中的舊油紙傘,迎合著江南春雨的步調緩緩地走在巷中。被雨水洗刷干凈的一塊塊石板磚,還有沾滿水珠的梧桐葉,在如此和緩的心境下,發現他們竟是那么美。我在巷中走著,忽然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青團香。我加緊了步伐,一進家門就看到奶奶把青團端了出來。于是,我的臉上出現了和奶奶臉上同樣的笑容——被愛所滋養的笑容。
我想,不論再過多少年,我總記得那青團香和為做青團忙碌的奶奶的身影。在我的記憶深處,總會給它們留下空白,讓我用思念在這空白頁上寫下溫情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