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生活也有幸福,有時幸福就在一瞬間。
一
上班忙碌了一周,周末不自覺間便放松了。周六上午孩子不用補課,早上沒有像往常那樣早早起來,就多睡了會懶覺。不過也許是習慣了早起,到7點多時,感覺完全沒有了睡意。轉頭看看妻和孩子,還睡得正香,好像還在美夢之中。索性自己先起來了,躡手躡腳地,不敢發出一丁點兒聲響,生怕了驚醒了妻和孩子的夢。
接水,打火,淘米,下鍋,洗菜……做了幾次早飯,慢慢也熟悉了程序。正切菜時,孩子過來了,問要不要幫忙,我說早餐簡單,一個人對付已綽綽有余。孩子說要陪著我,便從餐廳搬了把椅子,放到我的旁邊,坐在椅子上看著,不時提醒我注意,不要切到手了,言語中滿是關切,感覺心里暖暖的。
進入初伏后一直是晴天,氣溫也一路飆升,昨天最高氣溫達到了36℃,氣象臺已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
做飯雖不是什么體力活,但廚房內又悶又熱,沒多久竟弄得渾身是汗,多多少少有點兒冬天洗桑拿的感覺。
天氣預報說今天有中到大雨,隔著玻璃看看天,現在的預報還真是準,剛才還明亮的天空竟漸漸暗了下來。孩子也注意過了這一變化,驚奇地大聲叫著,指著從西南方向壓過來的一大片黑云讓我看。
我問孩子天空中的云像什么,孩子說像霧,我笑了笑說霧好像是白色的,這可是烏云哪!孩子有點兒尷尬地笑了笑,也感覺到了自己說的不對,忙糾正說像大大的黑色的幕布。
正說笑時,窗外霎時起了大風,豆大的雨點緊跟著落了下來。
孩子向外看著,不知為什么竟如中了魔法般喊著“加油!加油!"忽而又高喊著“勝利了!哦,勝利了!"手無足蹈地蹦跳著。孩子的舉動搞得我一頭霧水,甚至嚇到了我,以為孩子腦子出了什么問題。
順著孩子的目光,才搞明白孩子是在看窗玻璃上的雨點。雨點打在窗玻璃上,一滴滴連起來,漸成了線,斜向下流動著。孩子把窗玻璃看作了賽場,把小雨點當作了運動員,把自己當成了忠實的觀眾,坐在看臺上煞是有趣地觀看一場精彩的比賽,在為場上的運動員加油助威,慶祝勝利。
孩子原來也有和我們不一樣的快樂和幸福!看著孩子笑的那么開心,我也禁不住笑了。
窗外,雨越下越急。窗玻璃上沒有了雨點,雨水如瓢潑般沿著整塊玻璃往下流著。給孩子帶來無限快樂和幸福的比賽已經宣告結束了。
隔著窗玻璃,能看到雨被風揚起,又急速地斜落,在空中劃出各種短促的白線。風又大了些,雨被風吹的斜斜地向前飄著,如波浪般,一波高過一波。我心里一陣驚喜:真是難得一見的景致!呵呵,這也許是我的快樂和幸福吧。
二
飯菜都做好了,便和孩子搬了兩張凳子到樓頂。風的涼雨的爽吹去了身上的汗,身體頓時覺得干爽了。我和孩子看著一個個雨點從天空神奇地飄落下來,又如孩子般快樂地擊打著地面,開出了一朵朵開心的雨花。這種感覺真是很特別。
樓頂上的小菜園里種的絲瓜秧又長長了不少,順著竹桿昨天就已經爬到了給它特意搭的架子上,絲瓜秧最頂頭上的一根青青的須像觸手般在鐵絲上纏繞了兩圈。
風很大,雨也很急,絲瓜秧被風雨撕扯著,頭上的須卻依舊頑強地牢牢地抓著鐵絲。
“老爸,快幫幫絲瓜吧,風把它的須吹斷了,絲瓜抓不到鐵絲了。”孩子指著絲瓜秧急急地說,眼中滿是期待。
我循著孩子的手指方向看去,原來是絲瓜秧禁不住風吹雨打終于松了“手",絲瓜頭隨風擺著,如觸手的須努力伸向鐵絲,卻一直沒能抓住。風雨中,絲瓜秧顯得很無助。
我沖入雨幕中,用布條把絲瓜秧固定在了鐵絲上。絲瓜秧迅即停止了搖擺,緊緊地攀附在鐵絲上。風和雨再也奈何不了它。
待我從雨中重回到座位上時,孩子向我豎起了大拇指。盡管身上濕漉漉的,但我還是沖孩子笑了笑。
三
“老爸快看,好可愛的小蝸牛!“孩子又一次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喊著。
哦,墻壁上有一只很小很小的蝸牛。細看時,竟發現小蝸牛在緩緩向上爬著,還不辭辛勞地拉著它的“小房子”。它那么小,小的讓人不由生出一份憐憫。
“墻上面好像也沒有什么好吃的東西好玩的地方,小蝸牛為什么還要往上爬呢?”孩子仰頭往上看了看,一臉不解地問我。
“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一時語塞,算是問自己,也算是反問孩子。
孩子仍一臉不解地看著我,等待著。
“你知道登高望遠吧?你不是爬過山嗎?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那種感覺是不是很美妙?“孩子好像聽懂了。
“登高望遠或許就是小蝸牛的夢想和目標,它也想體驗體驗那種感覺。”孩子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小蝸牛已經爬到了墻壁中間,盡管有風吹有雨打,仍緩緩地一點一點向上爬著,努力而堅定。
四
無意間看到這樣一則報道:2017年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上下中小學學校教材全都采用新版本,以對接國家教育的重大變革!
文章的真實性倒沒有去認真核實,不過對于文中說所有科目都將考驗語文水平倒是舉雙手贊同。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在世界發展的文化長河中積淀深厚、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繼承、弘揚發展。
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和民族,要向前發展,要興旺發達,都需要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和基本內容。沒有文化發展,就不會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章說,改革將改變中國高考幾十年來文理分科帶來的偏科、知識面狹窄、過早抑制學生可塑性等的嚴重弊端。從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不是深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體學生的廣泛閱讀水平,讓每個學生在全程12年的基礎教育中逐步建立感興趣的學科方向。但高質量的閱讀需要高水平的語文學習,而語文學習的重點則突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文章還說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沒有廣泛的語文閱讀積累是很難完成的。文章還這樣舉例:原來參加高考做數學卷子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有趣的是,據了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來的很多知名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地通過多種辦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奧數牛孩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看來,讓孩子多多閱讀,增加知識的寬度、廣度也顯得越發必要了。想到此,不禁為孩子感到幸福,因為孩子趕上了一個偉大的年代,一個改革的年代。
五
夏雨像夏天的暴脾氣一樣,來的快去的也快,上午早早就停住了。雨后的空氣少了燥熱,多了清爽。
天氣不錯心情也不錯,和妻商量下午帶孩子去圖書館讀書,爭取走在教育改革的前面,包括孩子,也都欣然前往。
路上和妻商量讓孩子看什么書,妻推薦孩子看霍達寫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說自己是剛上初中時看的,印象很深。《穆斯林的葬禮》我也是初中時候讀的,該書通過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描寫了兩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容卻又交錯扭結的愛情悲劇。 小說以其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涵,冷峻的文筆,塑造了韓新月等一個個栩栩如生、血肉豐滿 的人物,展現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實生活,并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三屆全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學作品獎、建國40周年優秀文學作品獎。
我則向孩子推薦了我初中時候讀的另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因我也是出生在70年代,對小說中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所經歷的缺吃少穿的艱辛生活感同身受,那一幕幕如電影般烙在了我的腦海中。沒有趕上那個年代,應該說孩子是幸福的,也值得慶幸,但同時我又感到可惜,因為挫折和苦難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這也是我向孩子推薦該書的原因。
圖書館人很多,坐的滿滿當當的,還有人在圖書架中駐足,或目光上下左右巡視著,或手拿書翻著,看得很是投入。
在閱覽室門口的電腦上,我查了查《穆斯林的葬禮》和《平凡的世界》,顯示都有存書。我確定了大體位置,便到圖書架上逐架逐行查找。
孩子隨手拿了本書,倚窗看著,看封面好像是本帶有恐怖情節的書。
在圖書小說區,我耐心地查了一個多小時,幾乎過了一遍,卻也沒有找到。不會是讓人全借走了圖書架上沒有吧?帶著這個疑問,我詢問了閱覽室管理工作人員,說應該有,因圖書擺放不規范,找起來確實挺費勁。
又找了會,還是無果,便隨手拿了本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挨著孩子倚著窗翻看著。孩子好像也換了本書,不知道書名,反正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古人云:開卷有益。看什么書也許無所謂,圖書館中的圖書也許都可以看,關鍵是有讀書的氛圍,養成讀書的習慣。
手里捧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地讀著,品著,應該也是幸福的。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