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產品壹佰
數據視覺——“看板”背后的科學
為什么是“看板”而不是“數據”?看板是數據的視覺化產物。今天,新數據的生成速度(Velocity)與體量(Volume)都很驚人,以波音公司的“魚鷹”為例,該飛機每一次起飛或降落的數據都多達1TB,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數據存儲量的1/10。如果不運用數據視覺,想從數據的規律與異常中發現飛機缺陷,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數據視覺大大縮短理解數據的時間
海量數據只有經過簡化才能被人腦迅速理解。數據視覺即對數據的簡化。它將我們消化數據所需要的記憶與計算,變成“分深淺、比大小、辨長短、看趨勢”的過程。《哈佛商業評論》預測,“數據視覺”將成為大數據時代傳達工作內容的唯一途徑(2016.8)。
四個理由,移動PMs更需要看板化管理
對于移動PMs來說,利用看板進行管理就更為必要了。理由如下:
(1)、看板相當于一個通俗易懂的“快照”,可以幫助你管理幾乎任何形式的移動產品。
(2)、通過看板,更容易跟別人溝通產品的狀態和管理問題。而且,讓高管一目了然地看懂你的數據也很重要。
(3)、看板能幫助你的整個團隊統一對產品的認知、提高對產品的理解。
(4)、最后,看板可以通過ROI計算與建模來幫助證明你產品的價值。
五個要訣 讓看板“功力倍增”
現在,您已經了解了看板對于移動產品管理的重要性了。那么如何設置最有效的看板呢?有五個要訣可以參考。
(1)、使用“交通燈模型”來顯示產品的指標狀態。
“交通燈模型”(traffic light model)是最容易顯示產品進展的“超級符號”——世界上大多數人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的規則。對于產品來說,含義也是一樣的:
·?綠色——達標
·?黃色——有風險,需要持續監控
·?紅色——進度落后,需要立即關注
“紅綠燈模型”可以讓您對達標與否、問題環節一目了然
無論您如何設置產品/功能的指標,通過顏色的醒目設置,都可以讓您立即了解產品目前所處狀態。
(2)、以一致的頻率更新
您的看板應當以一定的頻率保持更新(日更、周更或sprint更),并且跟共同協作的部門看板保持頻率一致,以便從相同時間周期的數據中,找到問題或規律。
在數據觀中,可以按照所需頻率,設置自動更新
(3)、對指標背后的含義作出解釋
看板中的每個指標都應易于理解。如果指標過于復雜或專業,也應在標題、標簽、或文字欄中進行解釋。畢竟數據分析不是為了孤芳自賞,而是為了與團隊成員、決策人基于數據共商大計。因此,讓所有人都能順利讀懂您的數據、理解您要表達的想法非常重要。別把時間浪費在一遍遍的解釋上,讓看板自己說明一切問題。
文字注解
通過標簽功能添加注釋
(4)、看板的數據應當隨時可用
您的看板雖然擔負著“快照”的角色,大部分時間是為了讓別人“看”懂你的產品狀態,但是,它也應當擔負起隨時響應團隊需求、回答數據問題的責任。
因此,能夠隨時根據需求與看板中的數據進行交互非常重要。調整或添加某個指標、對數據進行多層下鉆、對整體看板進行某個字段的過濾,以查閱單個因素的影響……看板不應當是僵化的,它應該能夠隨時回答你的數據問題;看板越靈活,在管理中的“威力”就越大。
通過交互式分析 讓你的看板發揮更大力量
(5)、看板可以分成多個模塊
想要看的指標太多,混在一起,可能會讓人看得頭昏腦脹。給看板合理分類非常重要。比如,對于一款移動產品來說,就可以從[用戶活躍情況]、[產品質量]、[交易情況]、[重大產品崩潰]等模塊來分類。
就像一本雜志的總編輯一定會好好考量欄目設置、一個用心的設計師也一定會好好地安排海報布局一樣,作為看板的創造者,也應該思考如何以最好的方式來安排指標的位置,以便將數據的涵義最大化地傳達出去。
產品經理的八項基本功:產品宣講、市場運營、市場調研、產品規劃、項目管理、用戶體驗、產品設計、更新迭代。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能力結構八面玲瓏,懂數據是基本功。牢牢抓緊所有數據,按照自己的“管理原型”讓數據在各個環節順暢流通,方能做到成竹在胸。
l?用戶管理看板
5個KPI,展示轉化各階段的新增用戶
儀表盤與多線圖,對核心日活與凈變化趨勢一目了然
轉化漏斗,挖掘產品內部的增長優化點
熱力地圖、餅圖、條圖,分地域、型號、渠道了解用戶分布
l?研發周期任務管理看板
三個KPI,直觀了解本研發周期的任務、難度以及完成情況
通過任務的難度與完成周期,監察工作拖沓
通過任務的難度與拆解程度,發現異常項目
更多圖表細化到人,全力推動任務全速進行
l?產品質量管理看板
3個KPI,了解近期BUG數與修復情況
根據BUG出現的時間與類型,安排修復優先級
通過過濾,找出停留天數過長的BUG,調查原因
更多查看維度,鎖定產品問題,逐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