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又一文在寶媽群里刷屏了:你覺得娃好帶是因為你沒有生兒子!
是的,兒子上躥下跳一刻不停幾乎不可能永遠“好好說話”,最終還是把我們逼成了“靠吼”的煩躁媽媽。
不過,倒是有一妙招,讓頑皮搗蛋的男孩子也能停下來片刻,做個安靜的美男子,那就是:培養孩子閱讀的能力。
是的,親子閱讀,除了陪伴之外,還有培養他們閱讀的能力。
這兩天在杭州,CCBF國際繪本節非常火,添媽就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好幾位平時不省心的孩子,在繪本展上靜靜閱讀的時光,包括我自己的頑皮兒子——添哥。
首先是對美的培養。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小時候幾乎是沒有什么沒美塑造的,現在對美的欣賞力其實也是不強。去國外旅游看個博物館、藝術展就暴露了……
但現在的孩子們特別幸福,幾乎都可以得到國際一線的繪本。這些色彩感、內容,是非常不一樣的。用色與故事的情節真的太美好。對孩子無論是美學培養,還是意識情操都很有幫助。
《家庭成就孩子》書里說,我們現在培養他們是為了讓他們適應之后30到50年的未來。花一頓在外就餐的費用,欣賞下美,讓混沌理論發揮:讓孩子從小接觸更多,以刺激他的興趣點,在成年后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二:降低父母自己的浮躁感。
添媽生完孩子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正視母親的角色,總覺得是有了孩子他在占用我的時間。
現在讓自己慢下來,問問自己的心:什么才是最想做,最值得做的?享受與孩子共讀一本書的樂趣。一起培養對美的認識,一起學習英語。
陪兒子閱讀,實在是美妙的親子時光:古詩詞、粉紅小豬、托馬斯、英語小對話、手工剪紙、繪畫、拼圖……陪伴他的時間就是我們自己的時間。
其三,【愛閱讀者,得天下】
閱讀習慣的培養本身就是應該融入到血液中。
這是某年高考狀元的一句話。添媽深以為然。但孩子愛閱讀的確是需要培養的:父母是否有閱讀的習慣?家里是否有閱讀的氛圍?我們是否陪伴他們一起閱讀?
以前添媽焦慮的時候,也常常覺得為何我兒子就是不愛看書呢?我丟給他一本書,他根本不看啊?原來,當初覺得給他對繪本很無聊,指望他自己看,但閱讀習慣的培養是有個過程的。
和所有的事情一樣,無法一蹴而就。
在很多父母在外打工怎么做陪伴?添媽建議每天堅持視頻閱讀繪本。
而下晚班的我們:回到家、拍一拍肩頭的灰塵,在孩子床前打開一盞燈,我們一起每天閱讀20分鐘,就是最好的親子陪伴。
繪本里的角色都是有表情的,你可知道?
其四,教會孩子情緒表達。
有沒有發現?現在的認字卡片幾乎教的都是名詞:桌子、汽車、火車……
而孩子們太少有機會知道可以描述自己感受的形容詞了,比如:勇敢、開心、害怕、失望……《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里面說過,要教會孩子正確分清自己的感受,從而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怎么教?繪本是個很好的工具。書中劇情、角色的表情、色彩都能給孩子一個很明確的指引。
結合繪本閱讀時內容的解釋,效果很不錯。我們閱讀完《別打擾我吃飯》這本書后,一晚上都在用“打擾”這個詞表示他專心致志做事的堅持。
添媽看完《游戲力》一書,學會用繪本故事里的情節,化解掉兒子真實世界里面的情緒,效果很不錯。
一直以為CCBF國際繪本節只有上海有吧?!現在來杭州啦,就在新超人聚集地——國大購物廣場二樓。
之前有朋友一直追捧上海的繪本節,特地去趟上海太麻煩啦!而且動則3000元一套的繪本書,買回家還是有點心疼。
這一次,花兩杯飲料的費用,去度過一個繪本閱讀的美好時光吧!而且添媽剛了解到本來本周末就結束的展覽延長到本月底了,而且繪本節上的繪本還可以預定購買了。
書本平面變立體,國內的孩子接觸的不多,感覺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