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為30位成熟的女藝人帶來流量和關注度的同時,也給她們帶來了更多的爭議,從伊能靜的不適宜言論,到黃圣依的富太架子。近日,觀眾們則把嘲點放在了藍盈瑩身上。
在節目中,藍盈瑩的表現算是亮眼,在初舞臺中憑借《別找我麻煩》這首歌同時展現了自己的唱歌,鋼琴及舞蹈實力,斬獲第一名的好成績。本以為就此可以獲得一波觀眾好感,卻沒想到因為“過分努力”被唾沫星子包圍。
有人說她的努力是在凹人設,一點都不討喜;有人說她太想贏,逼吳昕10天速成貝斯手,讓受過傷的鄭希怡帶沙袋練習等等表現,都太缺乏同理心,是個精致的利與主義者。還有人說,她是命格不夠,強行湊,明明沒有紅的命,卻非要折騰,于是她標榜的努力就顯得有點可笑。
前兩種說法都太聚焦于藍盈瑩本身,并且都經過綜藝渲染放大,沒有多少探討的空間,我們來具體說下第三種說法。
2.
現在的人挺奇怪的,一方面看不慣像楊超越那樣實力不太夠卻得老天爺賞飯的天之驕子,一方面又不喜歡努力上進卻沒被老天爺酬勤的人,好像這兩類人都打破了“努力就有回報”這樣的至理名言從而罪加一等。
藍盈瑩事件再一次驗證了一個道理,努力也是有不同種類的,不動神色的努力是討喜的努力,大張旗鼓的努力就會讓人產生不適感,而如果這樣努力的人沒有取得傲人的成績,則更是一場災難,會引來無數的嘲諷和奚落。
但努力的人,取得什么樣的成績,才能不讓人覺得這份努力是無用的,不被人扣上“實力配不上野心”的帽子?
拿藍盈瑩來說,很多人覺得,她出道這么多年,卻只有《甄嬛傳》里的浣碧這一個角色有記憶點,根本不算一個成功的演員,憑什么一直說自己努力,“愛一行像一行”?
一個演員的成功與否受很多因素影響,并不全看她演了多少主角,拿了多少獎,而更多的應該看她對拿到角色的完成度怎樣。
藍盈瑩的大熒幕處女作《畫壁》中的七仙女中,有孫儷,鄭爽,謝楠,柳巖等知名度很高的女演員,當時只有她是小透明毫無背景,但憑演技爭取到了海棠這一角色,并獲得導演的肯定。
在綜藝《演員的誕生》中再現章子怡主演的影片《最愛》的經典片段,最后那一滴混合著絕望與不舍的渾濁的眼淚,更是一個演員的高光時刻。
包括后來擔任女一的《精英律師》雖然觀眾不買單,但角色人設原因大于演技原因,戴曦的熱心,不服輸藍盈瑩都很多地詮釋了出來。
沒有花邊新聞,和曹駿在一起的時候兩人一起積極向上,適度撒糖,分開的時候也體面。
熱愛健身,嘗試各種運動,身材和體力都讓人驚羨;
閑暇之余,看看書,擺弄擺弄樂器,為自己充電,擴寬自己的可能性。
如果還是有人說,那又怎么樣呢?有好身材卻沒有好顏值,有演技卻沒有觀眾緣,還不是小演員一個。
、
那只能說每個人對努力的回報期待值不一樣而已。她從畢業時候的娛樂圈查無此人到演女n號到女二再到女一,這些回報她都安安穩穩地裝進了自己的口袋里,而那些仰著脖子質問她“你那么努力,怎么還沒拿影后的人”自動忽略不計了。
一個人的努力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瞎折騰,從來不是看她有沒有到達別人期待她到達的位置,而是看努力后和不努力對比有沒有收獲,哪怕只有一分收獲,就值得被鼓勵,而不是被打壓和被嘲笑。
3.
不知道大家上學的時候是不是跟我一樣,從小學到大學,總會遇到那么幾個平常學習很認真刻苦但成績卻不如人意的人,我高中的時候就有這么一位女生,被愛鬧事的男同學取名為“白學公主”。
她有多努力呢?
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離開都是基本操作,去吃飯用跑,體育課要逃,平常值日輪到她做大掃除,她都會用替人做作業交換。
高三百日誓師大會的時候,班上同學輪流說自己想去的大學,她擲地有聲地跟我們班第一名說出了同一所大學的名字,那個語氣仿佛她有獨家秘訣,她能在100天之內把總分提高100分。
最后,她還是沒能創造奇跡,只上了一個普通的二本,畢業之后就在我們老家的一所小學里當老師。
有一年的聚會,大家說起她上學時候的努力和夢想, 開玩笑似的問她如果能回到高中時刻,會不會選擇讓自己活得輕松點,別那么緊繃著。
她說:如果我那時候不那么努力,可能我現在來參加同學聚會的資格都沒有。
是啊,只有真正努力過,才最知道努力的意義和努力所帶的“紅利”。
或許她們拼盡全力之后帶來的實力最終沒能實現她們的野心,或許天資平平的她們咬著牙逼自己前進的樣子,在外人看來,活得太過用力,失去了美感 ,但她們只是知道,如果自己不用力,松弛下來,生活能和自己想要的模樣有多大的差距。
4.
或許是現在社會競爭太過激烈,壓力太大,人們普遍向往一種李誕式的仿佛松松垮垮的,信手拈來的人生,以至于人淡如菊,佛系成了一種討喜的生存方式,而表現出努力和野心的人,則顯得突兀,甚至不善良。
其實我們都知道,世上優哉游哉在水面上垂影自憐也能吸引眾人注意力的白天鵝是少數,多得是在把拼命撲愣的雙腳藏在水面下的鴨子。
悄悄努力然后拔尖的人和敢于表現自己的拼勁和欲望的人,只是兩種不同的用力活著的方式,都同樣值得尊重。
回到藍盈瑩身上,這么努力的她,最后會怎么樣呢?或者多年之后 ,她能像別人期待的那樣在演藝事業中取得有重量級的成就,或許最終被人提起也只能是一個演技還不錯的女二號。
她還年輕,一切都有可能,如果后來的她只是第二種,也別苛責或是笑話她,因為她肯定在別的地方有等值的收獲。
“莫欺少年窮”應該還有下一句:“莫笑貌似無用的努力。”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