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是我學生時代崇拜的偶像,那時訂閱《星星》詩刊,看里面的《流沙河詩話》,作者精辟的觀點,優美的語言,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勛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49年入四川大學農業化學系,1952年調四川省文聯,歷任創作員、《四川群眾》和《星星》詩刊編輯。1957年“反右”運動中,因《草木篇》在全國上下被批倒批臭,后連續接受多種“勞動改造。1979年他被調回四川省文聯,從1985年起專職寫作。流沙河著作很多,發表詩歌,詩論等22種著作,他的詩歌《理想》被收入中學課本中。
80年代初我在大學期間買到一本《流沙河詩集》,深受其詩的感染。也喜歡讀他的《流沙河詩話》,只可惜后來已經找不到星星詩刊,未能拜讀完整。今天在網上搜索,驚喜發現他的大量著作在網上都能找到。
他的堅持不懈、孜孜不倦的學習與研究,他對生活的真誠,都值得我們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