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之前雙十一,很多人都堵人掃碼得優(yōu)惠,我就呆看著朋友圈一個也不發(fā),不是說雙十一什么也不買,而是受不起那份等待的煎熬,認真和你說我朋友圈有一堆朋友,真正往來,互相幫助的就五六個,實在是拉不下那個臉來去打擾其它的“大神”,我最討厭那種為了丁點小事找人幫忙時低三下四的卑微感,以及即使做出卑微感的姿態(tài),也千恩萬謝后,仍看不見微信消息回復(fù)的失落。
? ? ? ? 人家們幫你是善良,不幫你是自由,你有什么資格再得不到幫助后記恨,人情本來就是由利益維系的脆弱紐帶,除了親人和三五個親近的朋友,其它人都是天上遙不可及的星星,需要你的時候和你打聲招呼,不需要你的時候理都懶得理,沒什么好抱怨的,我也是很實在的人,所以當(dāng)別人享受他們的自由時,我也趁機享受享受,下次你再來找我做事,我就得掂量掂量,畢竟你可是個連三秒鐘微信消息都懶得回復(fù)我的人。這個時候我已經(jīng)不在乎你是否幫助我達成了目的,我在乎的是你“竟敢”忽略我的那份自尊請求。
? ? ? ?
? ? ? 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亨利.克勞德在《他人的力量》這本書里說“人應(yīng)該學(xué)會選擇值得信任的對象”。信任這一概念,是建立在彼此高度的互信之上的,多幾個能和你高度信任的朋友,無疑能給你帶來終身的益處,這條定理適用于任何事情。就拿微信朋友圈點贊這么渺小的事來說,你在給對方發(fā)消息的時候心里就有著不確定能否得到回復(fù)的結(jié)果,那么結(jié)果往往是杳無音信,因為你本來就不相信對方,本來你們的關(guān)系就連三秒都不值,那你又何必再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冥思苦想究竟自己是哪里做錯了才造成這種局面,又何苦去絞盡腦汁思慕著怎么抱怨別人,又何必去浪費更多的時間去挽回原本就不會可能存在的友誼,你所要做的是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那些值得你花的人上。那么什么樣的人情才值得我們?nèi)幦『托湃文兀?/p>
? ? ? ? 克勞德推介給我們五個因素,即理解、意圖、動機、能力、性格和“業(yè)績”記錄,從這五個方面出發(fā),我們大致就能識別一個人對我們的可信任度能有幾分。理解的意思是,別人能夠理解你,你也能夠理解別人。意圖動機則指的是人們在一開始交往時所報有的目的,我和你搞好關(guān)系是為了什么,這會為這段關(guān)系的存在劃分一個時間范疇。能力,可解釋為一個人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態(tài)度和舉措。性格,統(tǒng)籌來說,指兩個人的生活習(xí)慣和心的容納程度,性格完全沒有共通點的兩個人很容易產(chǎn)生無法消除的矛盾。至于“業(yè)績”,在公司里,一個平易近人又業(yè)績突出的人自然會得到很好的人緣,根因在于別人能夠體面地從他身上獲取自己需要的東西。
? ? ? ? 當(dāng)然,以上的五個因素并不是絕對的,人是生物鏈里最復(fù)雜的物種,其它物種都是用幾億年再進化,人可能會在不同的成長階段進化,所以,有時即使在遇到?jīng)]有完全具備五個因素的人,雙方也會產(chǎn)生極高的信任感,這就要求我們時刻對自己的表現(xiàn)負責(zé),即隨時隨地都要做對他人有益對自己有益的事。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下一秒站在你面前的人會給你以后的生活帶來多么大的收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