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商業(yè)模式升級路徑:
最初的時候,只能單份出售時間。剛開始的時候,能賣出去就不錯了!找工作真的很難,尤其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這個階段,我們升級個人商業(yè)模式的方式只有一個,如何提高我們的單位時間售價。比如學歷越高,起薪越高,或者多一張證書可以加薪多少。從社會角度來看,最終能使個人單位時間售價更高的專業(yè),學費就更貴,認證難度也更高。
這個階段,很多人做出最終證明不理智的選擇,把自己的努力與付出和單位時間售價直接掛鉤,于是,開始不由自主采用簡單粗暴方式提高單位時間售價:磨洋工、喊高價。收8小時錢,干2小時活。跳個槽,獲得更高的薪水。
但是長期來看,這樣并不明智。你什么時候見過通過磨洋工或者頻繁跳槽獲得財富自由的?一個都沒有。
什么時候該跳槽?只有一條非常重要:我在現(xiàn)在的工作中沒有獲得成長。這條簡單的標準,就能區(qū)分出誰在為老板打工,誰在為自己工作。為老板工作的人只考慮自己是否拿到足夠的薪水,至于有沒有獲得更多的價值,他其實是不關(guān)心的。而為自己打工的人則會中點關(guān)注自己有沒有從這份工作中獲得成長,因為這是最能配得上自己時間的報酬。
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明確地傳遞了這個觀念:注重價值,而不是價格。無論投資,還是打工,道理都是相通的。你的時間價格和你的時間價值就很難重合,因為你的薪水只不過是別人對你時間價值的估值,有時會高,有時會低。
你不斷成長的結(jié)果,就是你終將被低估——這是必然。
和大部分人想象的并不同,當這種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被低估的時候,他們并不會因此難過,恰恰相反,他們更可能高興,因為那是他們成長的證明。甚至,換句話講,他們可能把被低估當作對自己能力和成長的肯定。同時,他們也清楚:終將有一天,自己確定地被過分低估——那就是到了該自己闖出一片天空的時候了。
回過頭看,給別人打工,不如同時給自己打工。我們漸漸看清楚了另一個路徑:同時給自己打工不如徹底為自己打工……因為背后的核心原理是:既然賣時間終將不劃算,那么買時間終將劃算。
這個世界有一類知識有很特別的屬性:不可逆。
當你知道了以后,你原來的世界就完全不同了,而且沒有辦法回到原來的樣子。當你知道了獨立事件的概念,就不會在陷入賭徒謬誤中去。當你知道了萬能鑰匙,就不會糾結(jié)在鎖頭本身,而會去其他地方找鑰匙。同樣,為自己打工也是一種不可逆的知識,一旦你知道以后,你就會徹底為自己打工,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突破過去的玻璃頂。
當然,絕大多數(shù)人還談不上被那個玻璃頂壓著,因為他們甚至抬頭根本看不見那個玻璃頂,因為他們所處的地勢太低。
不斷成長的人終將遇到那個玻璃頂,直到不得不、必須要沖破那個玻璃頂,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那一刻在做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有些人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去明星企業(yè)(大城市)打工,因為在那里能學到更有價值的經(jīng)驗。雖然明星企業(yè)里競爭更為激烈,但是人就是這樣,不參與競爭就會自然而然的傾向于安逸,就會自然而然地停滯不前——越年輕越是如此。
而耳聞目染可能比書本來的更直接、更有效。李笑來是為數(shù)不多一直和學生一起成長的老師。它和學生之間除了師生情還有戰(zhàn)友情,因為永遠在共同成長。
只要是追求財富自由的人,最終只能走到同樣的一條路上來:
先做自己的老板,然后通過日積月累的成長,逐步積累,最終獲得成為別人老板的資格……
誰的時間最值得買?那些為自己打工人的時間最值得買。因為他們的時間,總體上必然是低估的,而且他們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想辦法盡快把自己先變成給自己打工的人。因為這樣,你就很容易識別同類,再人群中認出他們,做好朋友。這樣朋友的好處,你早晚會知道的非常清楚。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與之共同至少做成一件事的人。因為友誼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來自各自成長或者共同成長。
真正的好老板,永遠不是用薪水是換那些時間的。所謂老板,就是有資格批量、合理地購買他人時間,而后以適當?shù)膬r格把那些時間價值再賣出去……
于是,所有老板必然是銷售,因為賣出去、賣得好才是根本。絕大多數(shù)人可能終生都沒有達到這句話中的資格。站在資本背后需要一定資格的,同樣,做老板也是需要資格的,不是隨便誰開個公司就有資格的。
那些一出道開始就沒有為自己打過工,從來都是為了薪水為別人打工的人,是不可能有資格做老板的。
不能給自己帶的人提供真正成長機會的人,實際上沒資格當老板。但凡再生活中真正有用不可或缺的技能,學校里貌似都不教的,就算教也教不明白,甚至干脆教壞:比如理財、健康、婚姻、識人……我懷疑他們是故意的,他們想鍛煉我們的自學能力。
事實上,這個能力真的很難教,因為做到的人太少了。我倒是有個屢試不爽的訣竅:想辦法與對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長。這其實是家庭感情和睦、幸福、穩(wěn)定的不二法門。幸福的首要來源是我正在生存的這個世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而有與之共同成長的人很可能是我們與這個世界最強的聯(lián)系。
成年后,我個人有個擇友原則:只跟家庭和睦的人做朋友。道理很簡單,對家人都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對別人好呢?再仔細觀察,這些人與家人都是共同成長的,他們在這方面花費的精力特別多。共同成長,也是對親人朋友最好、最有效的相處方式。
如果你又很多和他人共同成長的經(jīng)歷與經(jīng)驗,你自然會懂得如何給自己重要的人提供真正成長的機會,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就會有很多人自然而然跟隨你。而且你會喜歡那些終將沖破玻璃頂?shù)娜耍踔習膭钏麄儯瑧Z恿他們,支持他們沖破那個玻璃頂,到時候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