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鼓了勇氣開了個人的微信號,不為其他,只是敦促提醒自己在自己喜歡的寫字路上能繼續走下去,說寫作太正式太厚重,更喜歡說成寫字,在寫字的過程成為內心深處有力量的人。
從小在媽媽所在學校的圖書館讀書,那時候就開始寫寫畫畫,從小學開始寫日記,到現在也有很多冊了。從來寫東西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觀察、思考,描述,從不拘泥于平常寫作的定義和手法,所以,我微信的簽名檔都是想哪寫哪,從一個點,一個人,一件事,一片云,一陣風,一棵樹,所思所想,寫出自己的眼里的世界。
寫字一方面是寫自己已知的東西,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觸及自己的主觀意識,而另一種是寫自己未知的東西,寫字是現實和虛擬世界交織的印記。對于虛構客體的認知需要進一步通過學習和閱讀去獲取,所以寫字包括著一種不言而喻的是閱讀相隨。通過閱讀,理解作者的思路和邏輯,提煉出觀點和論證,逐漸成形自己的論斷和判斷,讀和寫相輔相成,閱讀是吸收,寫字是釋放,收支平衡,方為健康。心理學一位老師曾提到過她讀博士的時候,寫論文階段整天泡在圖書館讀文獻,一天不動腳都是腫的,只能穿拖鞋。
寫作是對自己情感的投射嗎?
馮唐說“寫作是為了度己和度人,就是自己爽和別人爽”。
王小波說“自己寫作是為了奪回話語權,是要說真話說實話,說其他人不敢說的話;說其他人不會說的話。”
余華說“寫作讓他構建了一個與現實平行的虛擬世界”。
從心理學角度講,寫作是記憶的重建,潛意識的外化,和自我探索。
寫字至于我,就是種生活方式,就像其他人喜歡種草養花,遛狗逗貓一樣。有人問一位登山家為什么要去登山——誰都知道登山這件事既危險,又沒什么實際的好處,他回答道:“因為那座山峰在那里。”
自己開心,自我釋放,接受自己,悅納自己。努力,不虛度!